如果要選出一些對北宋影響最大的文人,那王安石絕對算得上是最有影響力的文人之一。
他是北宋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在文學上,他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而說起其影響了歷史的“王安石變法”,那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正是有了經世治國的治世之才與非凡的文學成就,所以王安石才被人們視作“北宋奇才”。
公元1050年,這位年僅30歲的“北宋奇才”在浙江鄞縣任知縣的任職期滿,準備回江西臨川的老家。
此時王安石的心情,可以用詩圣的“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兩句詩來形容。
因為心情舒暢,所以途經杭州時,王安石登上了飛來峰。在飛來峰上,風華正茂的王安石豪情頓生,凌云壯志一下子飛出了胸中,便寫下了一首影響了世人九百多年的詩。
這首詩展現了王安石寬廣的胸懷,以及其高遠的志向,被人們視為日后推行新法的先聲,預示著變革之風的即將來臨。
他的這一首詩經歷了九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卻依然熠熠生輝,成為無數人心中不滅的燈塔,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勇往直前。其詩如下:
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王安石的這首《登飛來峰》全詩雖然只有28個字,但它卻蘊含了深邃的哲理與無盡的力量。
因此,王安石的這一首《登飛來峰》不僅是王安石個人情感的抒發,更是對人生境界的深刻洞察。
九百多年來,每當人們面對挑戰、困惑或迷茫時,總會想起這首詩。更能從這首詩中汲取到無盡的勇氣和智慧,繼續前行。
在此詩當中,開篇的“飛來峰上千尋塔”一句是說:好不容易登上了傳說中的飛來峰,一眼便看見了飛來峰上高聳入云的千尋之塔。
關于這一句詩中的“飛來峰”,有人認為它是浙江紹興城外的林山,而有人卻說他是今天浙江杭州西湖靈隱寺前的山峰。
其中的“尋”字是古人用來計量的長度單位,一尋相當于八尺。而在此處,詩人是以“千尋”來形容塔的高度,極言飛來峰峰頂古塔聳入云霄的姿態,也比喻自身站立的位置高遠。
詩人在這里以“飛來峰”這一奇景入題,既點明了他所站立的地點,又營造了一種超凡脫俗的氛圍。
“千尋塔”三字,既描繪了千尋之塔的高峻,更寓意了詩人心中那座理想之塔的巍峨聳立。這不僅是地理上的高度,更是一種精神高度的象征。
緊接著,第二句的“聞說雞鳴見日升”不僅以間接的筆觸描述了詩人站立的位置之高,更是以巧妙的筆觸描繪了旭日初升的壯麗景象。
這里通過對“雞鳴”與“日升”兩種自然景象的描寫,既展現了生命的勃勃生機,也描寫了時間的悄悄流逝。
其中的“雞鳴報曉”預示著新的一天的到來;而“日升東方”則象征著新的希望與光明的到來。
詩人在這里借“雞鳴”與“日升”兩種現象,表達了他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和樂觀態度,也表達了他即便身處逆境,也堅信終將迎來新的曙光。
這一句詩反應了詩人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難以掩飾的凌云壯志,以及對未來充滿了無限憧憬及信心,使得全篇看起來積極向上,能量滿滿。
第三句的“不畏浮云遮望眼”是全詩最為令人傳誦的千古佳句。這里的“浮云”不僅指自然界中的云霧,更是指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種種困難和阻礙。
而從后來詩人進行“王安石變法”的史實來看,它還包含了古人所說的浮云蔽日、奸佞蔽主的意思。
其中的“不畏”二字,表達了詩人堅定的信念和無畏的精神。有了這種精神,即便詩人的前路被重重迷霧籠罩,他也絕不退縮,不讓任何外界因素遮蔽自己的視線和心靈。
所以,這里的“不畏”二字,不僅表達了詩人的豁達與堅韌,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彰顯了其政治上的遠見卓識與無懼奸邪的堅定意志。
而他的這種豁達與堅韌,他的這種遠見卓識與堅定意志,正是無數人在逆境中尋求突破、勇往直前的精神支柱。
到了詩的最后一句,詩人以“自緣身在最高層”來結束了全詩,而這一句也是詩人對自己所處位置的自豪與自信。
這里的“最高層”,既指具體的飛來峰的高塔之巔的高度,也暗指詩人內心里精神境界的至高無上。
詩人堅信,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才能超越世俗的紛擾,洞察事物的本質。這種超然物外的境界,正是他能夠“不畏浮云”的根源所在。
因此,“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這兩句被無數人用來激勵自己,更成為了他們的座右銘。
而這兩句詩也是全詩的精髓所在,它告誡我們: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不要拘泥于眼前的小恩小利,不畏懼眼前的蔽日浮云,而應當胸懷大局,放眼未來。
從整體上來說,《登飛來峰》之所以能流傳千古,不僅因為其優美的詞句和生動的意象,更在于它所蘊含的人生哲理與深刻啟示。
詩中的“千尋塔”和“最高層”,激勵著無數人們不斷追求更高的目標,勇于攀登人生的巔峰。使人們無論遇到多少困難和挑戰,都不會放棄對卓越的追求。
“不畏浮云遮望眼”一句則時刻提醒我們,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我們很容易被世間的各種表象所迷惑。
而讀了此詩之后,我們便懂得了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明辨是非,不被外界的喧囂和誘惑所左右。
而最后一句的“自緣身在最高層”告訴我們,只要我們不斷地超越自我,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才能真正做到“不畏浮云”,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
總之,通過對《登飛來峰》一詩的深入解讀和探討,我們不僅感受到了王安石作為文學家的才華與魅力,更領悟到了其中蘊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
使得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斷地攀登、不斷地超越,最終達到我們自己心中的“最高層”。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不妥之處請告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