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5日訊記者從濟南市交通運輸局了解到,在濟南蓬勃發展的公路版圖中,一條交通大動脈正加速構建——京臺高速齊河至濟南段改擴建工程。作為全國首個實現從六車道擴展至十二車道的高速公路項目,該工程不僅開創了車道數量翻倍的先河,更以多項前沿科技和卓越工藝,為濟南都市圈一體化發展注入新動能。
項目攻堅:破解“兩高”“兩難” 實現“七大突破”
京臺高速齊河至濟南段改擴建項目全長23.9公里,其中濟南段17.4公里,北起齊河濟南界,南至殷家林立交,途經濟南市槐蔭區、市中區。項目面臨“兩高”(生態保護與質量安全要求高、橋梁占比高)和“兩難”(涉鐵、涉河施工組織難,變道、交織行車保障難)的復雜挑戰。全線橋長占比高達73.9%,需跨越鐵路、地鐵、國省道及黃河、小清河等主要河流,施工難度空前。
盡管挑戰重重,項目團隊仍實現“七大突破”:全國首個六車道改十二車道工程,創新采用“兩側架橋、中間保通”技術,保障施工期間交通不斷流;黃河特大橋并橋建設,主橋為黃河下游最大跨徑橋梁,采用單側分離加寬雙向六車道設計,實現單方向車流以小角度高架橋形式兩次跨越既有老路;鋼混組合梁小角度跨越技術,開創改擴建新思路,提升橋梁結構效率;耐候鋼大規模應用,通過“銹層”保護膜提升橋梁承載力與使用壽命,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鋼渣瀝青混合料創新使用,變廢為寶,提升路面摩擦力,每公里節省成本80萬元;雙路拱路基設計,優化排水與行車安全;全壽命周期理念貫穿施工,確保工程與生態保護協同發展。
科技創新:智慧賦能 破解施工難題
項目團隊以智慧化手段破解多項技術難題。車道翻倍技術,保留老路六車道通行,左右新建橋梁,形成立體交通格局,保障黃河生態與泄洪功能;鋼渣瀝青混合料,鋼廠廢渣轉化為優質筑路材料,提升路面安全性與經濟效益;耐候鋼“銹層”保護膜,通過全壽命周期設計,延長橋梁使用壽命,降低養護成本;橫向頂推支架保留技術,采用墩旁支架整聯拼裝工藝,實現不中斷交通的保通目標,平衡工程經濟性與交通需求。
2026年通車 助力區域協同發展
項目計劃于2026年建成通車。作為京臺高速山東段改擴建的收官工程,建成后將顯著增強濟南南北向交通大動脈功能,暢通濟南與京津冀、中原經濟區的交通銜接,提升省會經濟圈高速公路路網服務能力。這一工程將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戰略實施提供強有力的交通支撐,助力區域經濟騰飛。
閃電新聞記者 張風碩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