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燕趙多壯士,中國歷史上這是在論的,漢末時期頂級的燕趙名將當中,劉備得到了燕人張飛,公孫瓚得到了趙人趙云,丁原得到了趙人呂布。
這三個人都堪稱頂級武將,呂布、張飛自不必說,就連趙云也是出了名的“常勝將軍”,未必沒有能和呂布掰一下手腕的實力。
身處亂世,人才才是第一生產力,尤其是像呂布、張飛、趙云這樣的頂級武將,更是攻城略地、吞吐天下的利刃。
董卓之亂以后,所有的軍閥勢力都在爭搶人才,身處燕趙之地的公孫瓚、劉備、韓馥更是占了地利之便。
饒是他們各自都有短板,公孫瓚量小偏狹,韓馥暗弱無能,劉備實力微弱,但各自都能在燕趙尋到一把趁手的“利器”,公孫瓚有趙云、韓馥有張郃、劉備有張飛......
而燕趙之地真正有實力、有影響力的大佬,是出身“四世三公”家族的渤海太守袁紹,袁紹曾經擔任討董聯軍的盟主,更是曾一度控制黃河以北的青、幽、冀、并四州,相當于控制了幾乎整個燕趙之地,是當時最有希望問鼎天下的諸侯。
不可否認,袁紹在用人方面并不出彩,但這不代表他沒有識人之明。恰恰相反,袁紹非常注重籠絡人才,他手下的文臣武將在當時都堪稱一流。
也就是說,袁紹是唯一一個有條件將燕趙名將搜羅殆盡的人。事實也可以證明,除了早期被劉備、丁原等人挖掘走的幾個頂級名將以外,燕趙名將大都是在袁紹的網羅之中。
在這樣的背景和優勢條件之下,袁紹陣營中的頂級將領,必然是燕趙之地乃至全國的頂流,總不能整個燕趙就呂布、張飛、趙云三個牛人吧。
袁紹陣營中的頂級名將,當然就是顏良、文丑,但顏良、文丑給人留下的印象好像很拉胯,被關羽一刀一個斬于馬下,成了《三國演義》最大的笑柄之一。
想那上將潘鳳被殺之時,好歹還加上了“去不多時”的修飾詞。相比潘鳳的“戰績”來講,顏良、文丑的老臉往哪兒擱?
潘鳳被斬之時,眾皆失色,盟主袁紹卻悻悻的說道:
“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
如此信誓旦旦的放此厥詞,卻被關羽一刀一個,“如插標賣首”,是袁紹無識人之明,還是顏良、文丑浪得虛名?
顏良、文丑成名已久,其上將之名宇內皆知,袁紹好歹也是見過大世面的人,在面對實力強悍的華雄之時,對顏良、文丑尚有如此信心,必然是有所依恃的。
要知道,以河北名將張郃之驍勇,地位還遠在顏良、文丑之下。就連孔融都說過,“顏良、文丑勇冠三軍”,而對張郃的評語僅僅是“世之名將”而已。
由此可知,顏良、文丑的實力遠強于張郃,這在當時可以說是公認的事實。從二人的戰場表現也能看出來,二人無愧于河北頂級上將的名氣。
白馬之戰,顏良不上三回合斬殺宋憲,又一刀將魏續斬于馬下。要知道,這兩個人是并不是什么路人甲,而是呂布手下的“八健將”之一,在《演義》之中能算得上三流武將。
能一刀將一個三流武將斬于馬下,放到任何古典小說當中,都已經是戰力的頂流了。
打個比方來說,《說岳》中的三流武將是牛皋、施全這個級別,能一招將他們斬殺的只有高寵、山獅駝這種頂級高手;《水滸》中的三流武將是韓韜、郝思文這個級別,二人尚能與梁山“馬軍五虎將”打個有來有回。
而最能體現顏良實力的,當屬和徐晃的一戰,徐晃僅二十個回合就敗回本陣,曹操手下諸將竟然沒有人敢出戰。
徐晃與關羽稱兄道弟,以關羽目中無人的性格,能與他稱兄道弟的人,實力自然不會比他差太多。樊城之戰時,在關羽右臂受傷少力的情況下,徐晃與他戰到八十多回合不落下風。
這縱然不能說明徐晃的真實實力,但無論如何,關羽也不可能在二十多個回合打敗徐晃,甚至五十回合以內也不可能。
除了顏良、文丑以外,《演義》唯一能有如此實力的,恐怕就只有一個呂布了。但實際上,呂布可能也沒有這樣的實力,要知道就連武安國都能和他戰上十幾個回合。
所以,顏良、文丑不愧是河北名將的代表人物,甚至可以說他們是《三國演義》的戰力巔峰。
文丑的實力,可能比顏良還要強悍,他曾十余回合打敗公孫瓚,在以一敵四的情況下,一槍刺死公孫瓚手下的一名健將。白馬之戰時,他又以一敵二,大戰張遼和徐晃,結果兩個人雙雙敗走。
試問,關羽有這樣的實力嗎?或者說,放眼整個三國,誰能有這樣的實力?
如此強悍的兩個人,卻被關羽一刀一個砍死,這豈非成了一物降一物?
說白了,作者只是為了塑造關公的“天神”形象而已,拿顏良、文丑當了犧牲品,誰讓他們在真實歷史中只是邊角角色呢,所以就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當然了,作者也沒有過于唐突這兩位河北頂級名將。
顏良之死,完全是因為關羽不講武德,借著赤兔馬的速度快,在顏良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沖到他面前,將他一刀砍死。
這種情況下,你上你也行,如果徐晃騎著赤兔馬,在顏良沒有防備的情況下沖到他眼前,同樣也能一斧子將他砍死。
文丑之死,則完全就是死在關羽的主角光環之下,他與關羽戰了兩個回合,竟然莫名其妙的“心怯”而走,結果被關羽追上砍死。
文丑此時本是為了追趕戰敗的徐晃,突然看到來了一個不認識的紅臉大漢,莫名其妙的上來就砍。文丑此時本就是孤軍追趕,他不想在這里戀戰,所以“心怯”而走,只不過他沒有料到關羽的赤兔馬太快,結果被砍死了。
關羽斬顏良、文丑之后,名聲大振,江湖上一提到關羽的名字,首先想到的就是顏良、文丑之死,由此也可以看出二將的名氣是有多大。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有一天,你在一個山洞里遇到了身中劇毒的東邪黃藥師,此時他正在打坐療傷,絲毫不能動彈,于是你舉起大刀將他砍死,江湖從此上就盛傳著你斬殺黃藥師的傳說......
關羽斬顏良、文丑,本質上其實也是這么回事,并不代表他的真實實力,更不能代表顏良、文丑的真實實力。如果二將泉下有知,對關羽肯定是一萬個不服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