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鄭瑋 通訊員 杜漢錟)在陜北黃土高原與毛烏素沙地過渡帶,榆林市榆陽區青云鎮正上演著精彩的鄉村振興實踐。通過培育“頭雁領航、群雁齊飛”的產業生態,這片土地上的山地蘋果、溫室大棚、畜禽養殖、窯洞民宿等特色產業拔節生長。從“單打獨斗”到“雁陣齊鳴”,從“產業孤島”到“集群發展”,青云鎮以頭雁培育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走出一條黨建引領、產業融合、人才支撐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產業升級,激活發展新引擎
山地蘋果:閆利利的致富經與產業蝶變
閆利利,青云鎮太平溝村的產業致富帶頭人,也是榆陽區首期鄉村振興帶頭人“頭雁”。2020年,懷揣著回鄉創業、助力鄉村振興夢想的他,注冊成立了秀牧園家庭農場。如今,這片果園已發展至400余畝,年總產值達60余噸,年收入超70萬元。
秀牧園家庭農場不僅在規模和效益上成績斐然,還積極發揮示范帶動作用。閆利利毫無保留地向鄉親們分享種植經驗,動員大家投身山地蘋果種植。農場長期雇用多名農戶,全年用工超1000人次,帶動周邊50多戶農民增收。同時,農場始終秉持“科學管理、綠色種植、打造品牌,助力振興”的理念,堅持生態綠色種植,以有機肥替代化肥,提升了蘋果品質,獲得了多項榮譽。
在閆利利的帶動下,青云鎮的山地蘋果產業蓬勃發展。全鎮種植規模已達1.4萬畝,打造出多個高標準示范園。2024年,青云鎮成立山地蘋果產業聯合黨支部,整合各方力量,推動產業進一步發展。黨支部計劃通過項目補助、品種改良、社會化服務、品牌宣傳、“頭雁”引領等一系列舉措,助力山地蘋果產業迎來更燦爛的明天。
溫室草莓:蔣小鵬用立體栽培改寫種植格局
蔣小鵬,作為榆陽區鵬龍源家庭農場的負責人,在草莓種植領域展現出卓越的創新能力。過去,傳統地栽方式不僅空間利用率低,而且采摘不便,草莓還容易受土壤病菌影響。蔣小鵬決心改變這一現狀,他引入立體栽培技術,讓草莓“住”上了“高樓”。一排排立體栽培設備上,紅彤彤的草莓鮮嫩欲滴。這種創新模式成效顯著,種植量提高了20%至30%,游客采摘也更加便捷。同時,農場采用營養液灌溉、有機肥滋養,產出的草莓品質上乘,深受市場青睞。蔣小鵬還發現,立體栽培使用的泥炭土蛭石等基質,可以重復補充營養,解決了草莓不宜連作的難題,為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這也使他一舉奪得了當地“草莓大王”稱號。
香瓜產業:張章的“甜蜜事業”與全鏈發展
張章,來自青云鎮色草灣村,同樣是榆陽區首期鄉村振興帶頭人“頭雁”。畢業后,他扎根甜瓜種植領域15年,不斷提升自身技術與知識素養。在多方支持下,他帶領榆林市新動甜瓜種植專業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如今已成為占地220畝、擁有100座設施大棚、年育苗超2000萬株的市級龍頭基地。
合作社以“芝麻香瓜”為主打品種,還開展多種特色種植。張章通過創新“種苗+技術”幫扶模式、打造全產業鏈、建設農旅融合采摘園等方式,帶動區域發展。他為周邊300多農戶提供優質瓜苗和標準化種植培訓,使畝均收益提升40%;注冊“新動”品牌,年銷售額突破五百萬元;帶動周邊50余名村民就業,村民日薪可達200元。展望未來,張章計劃深化智慧農業應用,建設甜瓜種子資源庫,將香瓜產業做大做強。
鴕鳥養殖:郭換換的創業之路與產業延伸
郭換換,榆林旭力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也是榆陽區優秀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頭雁”。看到鴕鳥產業的發展前景后,她毅然放棄穩定工作,投身鴕鳥養殖創業。2022年,她在青云鎮李家山村租賃荒山,投資成立公司。
創業伊始,面對養殖經驗不足、技術和市場開拓困難等問題,郭換換邊學習邊實踐。2023年,她掌握了養殖要點,擴大了養殖規模,并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帶動更多農戶參與鴕鳥養殖。公司還延伸產業鏈,開發出多種鴕鳥產品,創建了“鴕鳥凰”品牌。2024年在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于研發的情況下,公司銷售額和利潤分別達到80萬元、25萬元。此外,郭換換組織成立了榆林市鴕鳥養殖發展協會,吸引了眾多養殖戶加入,養殖規模不斷擴大。
——文旅融合,解鎖鄉村新魅力
民宿旅游:鄭志雄盤活資源打造特色民宿
青云鎮鄭家川村“頭雁”鄭志雄,依托本村城郊近郊優勢,帶領村民將全村324孔廢棄窯洞統一流轉至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打造“棲心川上”精品窯洞民宿。這一舉措不僅盤活了閑置資源,還帶動村集體和村民年均收入總計達百萬元以上,使得500多名村民就地就業。
在鄭志雄的示范引領下,青云鎮的民宿產業蓬勃發展。尤家灣、色草灣、劉家坬、南峁莊等多個村莊紛紛跟進,形成了青云河流域庭院經濟示范帶。為推動民宿產業規范發展,青云鎮成立民宿產業聯合黨支部,建立嚴密的組織體系、科學的管理制度,組建高效的服務隊伍,培樹典型的示范標桿。通過一系列舉措,青云鎮的民宿產業不斷提升品質,吸引了大量游客,成為鄉村振興的新亮點。
農旅融合:采摘節與特色活動激發鄉村活力
青云鎮充分利用山地蘋果、香瓜等特色產業資源,舉辦各類采摘節和特色活動,實現農旅融合發展。鎮上連續多年組織開展“山地蘋果采摘節”及“我在青云有棵蘋果樹”線上認領活動,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體驗采摘樂趣,同時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一批諸如新動甜瓜種植專業合作社建設的農旅融合四季采摘園,實現了“月月有鮮果,季季有客來”,不僅增加了農產品的附加值,還帶動了周邊餐飲、住宿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一川一灣”民宿集群結合當地民俗文化,舉辦“大美榆陽賞花月”“棲心川上冰雪節”“陜北榆林過大年”等系列活動,以及創意集市、鄉村露營等特色活動,吸引了大量游客,掀起了青云旅游熱。從2024年起,鎮上先后引進多個團隊,開發出多種業態,比如新打造的蘭若坊?柿子樹下等網紅餐廳,就成為了游客打卡的熱門地點。
——多方助力,共筑鄉村振興夢
政策支持:為“頭雁”領航保駕護航
近年來,榆陽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鄉村產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頭雁”培育和鄉村振興工作。2022年,榆陽區在全省率先啟動產業振興“頭雁”培育項目,成功培育“頭雁”400余名,組建成立“頭雁聯盟”和5個專家工作站,帶動眾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戶共同發展。2025年3月,榆陽區鄉村產業“頭雁”協會的成立,進一步整合了資源,為“頭雁”們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臺,推動鄉村產業發展邁向新階段。
與此同時,青云鎮黨委、政府也積極謀劃,在今后的項目建設、產業升級、人才培育等方面給予“頭雁”大力支持。鎮上將協助企業和合作社爭取項目資金,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組織技術培訓和觀摩學習活動,為鄉村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黨建引領:凝聚鄉村振興強大合力
青云鎮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成立山地蘋果聯合黨支部和民宿產業聯合黨支部,將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聯合黨支部通過建立健全組織體系、制定管理制度、組建服務隊伍、培樹示范標桿等措施,推動產業發展。黨支部成員積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領黨員經營者、從業者依法經營、誠信經營、優質服務,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在黨建引領下,青云鎮的鄉村產業發展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抱團發展。各黨支部定期組織交流活動,分享經驗,共同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形成了強大的發展合力。
如今,在榆陽區青云鎮,“頭雁”們正以實際行動詮釋著鄉村振興的使命與擔當。他們在產業發展、文旅融合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為鄉村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在政策支持和黨建引領下,青云鎮正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大步邁進。相信在“頭雁”領航和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青云鎮的鄉村振興之路將越走越寬廣,奏響愈發激昂的“蝶變”樂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