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1年的高峰期算起,24年相較21年跌幅約16.66%。
我未找到21年中旬單月高峰期相對準確的數據,下圖數據僅供參考,21年6月是相對高點,成交均價14339元/㎡,最新25年3月重慶二手房成交均價是10390元/㎡,跌幅27.5%,這與大家體感的30%跌幅就比較相近了。
價格是呈正態分布的,整體跌幅27.5%,所以有些房子可以做到逆勢上漲,有些房子可能甚至下跌幅度超過50%。
重慶過去4年有兩類房子掉價嚴重,注意我不是在唱空,只是希望通過我的分析幫大家的選籌提供一些參考。
正如投資界大師芒格曾說過:我如果知道我會死在哪里,我永遠不會去那里。
01
新區邊角料
重慶過去10多年在大力開發新區,因為核心區土地稀缺,且樓盤大多高容積率,重慶人口又迅猛增長,核心區大規模開發不現實,拆遷速度慢且耗錢,于是重慶東西南北各個新區如雨后春筍,攻城略地,迅猛發展。
同時當時市場火熱,大家購房熱情高漲,搶房大戰此起彼伏,TZ客也蜂擁而至,早期買了新區,比如照母山、西永、大學城的賺錢效應明顯,一房難求,再加上各種新區概念炒作風氣。
于是乎很多人買房就病急亂投醫了,不去深度研究板塊的內核價值,來不及考慮那么多了,先上車再說,導致高位站崗,虧損嚴重,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新區邊角料。
其實哪怕是現在,如果你預算不高,總價只有50-100萬預算,還想買個新點的大房子,你就只能選新區,但選新區一定要選新區的核心位置,軌道、商業、書包核心配套扎堆聚集的地方,而不是新區邊角料。
舉幾個板塊的例子:
空港中國摩,高峰期大概1萬多的價格吧,現在便宜的房子4000多。
蔡家萬科十七英里,高峰期接近2萬的價格,當時各種吹噓,戶型設計好不得了,現在整體均價也就9000多。
璧山融創城,高峰期說璧山要起飛,科學城規劃,第二機場,新房高峰期8000多的價格,現在整體均價也就3000多。
其他案例我就不列舉了,還有不少,血淋淋的案例,大家一定要謹記再踩這些坑。
給大家的建議是:
1)新區的邊角料一定不要買,離軌道遠,周邊啥子配套都沒有,商業、書包等等,且人氣極差,無購買力支撐。
2)買所見即所得的板塊房子,現在買房大家千萬不要聽人家畫餅,講規劃,你就買你眼睛看的見的東西,且已經兌現的東西,因為現在土地不好賣了,ZF的米米是有限的,帶來很多新區的配套兌現周期越來越長。
02
核心區老破舊
相對而言,核心區老破舊的跌幅比新區邊角料要好一點,畢竟買房買的是地段地段還是地段。
但是整體來說,重慶核心區老破舊房子掉價也比較嚴重,為什么呢?
1)重慶老房子供應量較大,重慶21年之前每年的土地供應過于夸張,多年位居全國第一,致使重慶的老房子很多。什么叫老房子?給大家一個分界線參考,房齡在15年以上就算,對應就是2010年前交房的房子,這些房子數量太多了,一點不稀缺。
2)重慶老房子居住體驗較差,因為重慶核心區山地地形,土地稀缺,但人又很多,于是只有把容積率提高,大多小區修的又高又密,山坡坡上面修房子是常規操作,很多都是“筒子樓”,3T8戶、3T12戶的房子一抓一大把。
重慶以前酸雨天氣,導致房子房齡老了,外立面看上去就很舊,很多園林破破爛爛,電梯經常出問題,社區圈層也不咋的。
加之這些老房子大多數形成聚集區,帶來整個板塊城市界面都很老,老破舊聚集,整體的居住體感就很差。
也舉幾個板塊的例子:
彈子石中海國際社區一期:房齡15年,高峰期接近2萬的價格,22都還有1.44萬/㎡的價格,現在整體均價也就9400多。
石橋鋪富州新城:房齡17年,高峰期1.3萬+價格,現在整體均價也就8500左右。
土灣保利康橋:房齡15年,高峰期1.3萬+價格,現在整體均價也就8900左右。這個小區我非常熟,之前買過,正是因為房齡老了后,高峰期果斷賣掉。
綜上,建議大家在重慶買房盡量要規避這兩類房子:新區邊角料+核心區老破舊,特別是TZ的朋友要盡量遠離。如果你是自住,預算不高,買新區也要買新區的核心位置;如果你是自住同時還想讓房子保值增值,盡量買核心區的新房或者次新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