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工程技師學院(籌)
中建五局高級技工學校(招生代碼:5017)
長沙建筑工程學校(招生代碼:9721)
2025年招生簡章
STUDENT
RECRUITMENT
BROCHURE
01
學校簡介
湖南科技工程技師學院(長沙建筑工程學校)成立于1978年,由央企中建五局(隸屬世界500強第14位中建集團)直接管理,是一所全日制公辦學校。
學院是湖南省楚怡優質中職學校A檔建設單位 ,湖南省優質技工院校;是世界技能大賽砌筑、抹灰與隔墻、數字建造項目中國集訓基地,全國首批交通建設產業工匠學院,“湖湘工匠”培育和競賽基地;獲評“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單位”“湖南省文明標兵校園單位”“湖南省第五屆黃炎培職業教育優秀學校獎”。
辦學以來,學院依托央企辦學優勢,弘揚“信和天下、敢為人先”的企業品格,圍繞全專業鏈、全產業鏈,構建“四院兩部一中心”專業發展格局,形成了“校企聯動、產教協同、合作育人、共建共管”的運行機制,構建了中職、高技、預備技師“三位一體”辦學發展格局。先后為國家培育出2名“全國勞動模范",15名全國技術能手,1名全國人大代表,1名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個人, 3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得到了各級主管部門的高度肯定,被媒體譽為“世賽福地,冠軍搖籃。”
央企辦學
學校隸屬于世界最大投資建設集團,具備“教育家情懷、企業家管理”的央企辦學特征和深入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全產業鏈的辦學優勢。
嚴謹治校
我校結合學校發展和實際情況,提出“精致教育、精細管理、精準保障、精心服務、精彩校園”的“5精管理”標準,全面提升學校辦學質量與教育水平,力爭到2028年,建成特色鮮明、國內一流的行業名校;到2035年,建成科技引領、特色鮮明、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新質院校。
名生輩出
辦學以來,學校先后培養了“大姐書記”陳超英,全國人大代表、“時代工匠”鄒彬等代表人物,以及一大批在全國技能競賽、省市技能競賽獲獎的學生,目前他們大多數已入職中建五局及其他重點建筑類企業,成為企業的骨干力量。
精教育才
我校始終秉持"德技雙馨、報效家國"的辦學理念,將"名師引領、精準施教、實戰賦能"貫穿育人全程,將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融入課堂,著力打造技能人才培養高地。近五年來學校師生累計獲得世界級獎項4項,國家級獎項31項,省級獎項36項,教學成果化作一張張閃耀的職教答卷,以卓越的教學品質鍛造職業教育的閃亮名片。
立德樹人
學校始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構建“大德育”格局,開展“實踐周”“志愿者”“學雷鋒”等活動強化責任擔當;舉辦“校園藝體節”“成人禮”等儀式傳承中華美德;建立“學生成長檔案”,記錄學生品德發展軌跡,注重過程性評價與多元激勵。通過“目標-實踐-創新-保障”四維聯動,實現德育工作從“單向灌輸”到“生命浸潤”的升華,真正體現“立德樹人”的教育本質。
交通便利
學校位于長沙市雨花區核心區域木蓮中路上,地理位置極佳,距離高鐵南站(15分鐘車程),火車站(30分鐘車程),黃花機場(40分鐘車程)。
02
招生計劃
03
專業介紹
智能建造學院
建筑工程施工
(智能建造方向
核心課程:
《建筑結構》、《智能建造技術》、《BIM技術應用》、《裝配式建筑施工》、《建筑施工機器人技術》、《建筑施工測量與無人機應用》、《綠色建筑與可持續發展》、《建筑工程數字化管理》。
就業方向:
面向建筑科技企業、工程咨詢公司、施工企業等,從事智能建造技術應用、BIM項目管理、裝配式建筑設計與施工、建筑機器人操作與維護等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
(無人機航測方向)
核心課程:
《無人機操作與維護》、《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GIS空間分析》、《建筑施工測量與無人機航測》、《三維實景建模技術》、《BIM與數字化施工》、《工程監測與數據分析》。
就業方向:
面向測繪公司、建筑施工企業、城市規劃部門等,從事建筑施工管理、無人機航測、工程測繪、GIS應用、建筑信息化管理等工作。
工程造價
核心課程:
《建筑視圖與構造》、《建筑材料》、《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安裝工程計量與計價》、《工程建設定額原理與實務》、《工程招投與合同管理》、《建筑CAD》。
就業方向:
面向造價咨詢、建設單位,從事工程造價招投標、建設工程概算、工程造價確定及控制、成本核算及建設工程項目投資管理等相關工作。
建筑設計
(數字建造方向)
核心課程:
《建筑構造與識圖》、《建筑工程制圖與CAD》、《建筑工程測量》《建筑材料》《建筑力學與結構》《建筑工程施工技術》、《BIM土建建模》《BIM機電建模》、《BIM應用技術》。
就業方向:
面向建筑設計、施工、建筑裝飾等相關企事業單位就業,學生畢業后可從事BIM建筑建模、BIM結構建模、BIM機電建模、BIM投標、BIM設計成果交付、BIM造價管理等崗位工作。
更多專業左滑查看
智慧交通學院
道路與橋梁工程技術
核心課程:
《公路勘測設計》、《路基工程施工》、《路面工程施工》、《橋梁下部結構施工》、《路基路面試驗與檢測》、《橋梁工程試驗與檢測》、《公路工程招投標與工程造價》。
就業方向:
面向路橋工程行業,從事路橋工程測量、施工與管理、材料試驗、工程質檢、工程預算等工作。
物業服務
(智慧城市運營方向)
核心課程:
《智慧物業管理》、《物聯網技術與應用》、《樓宇自動化系統》、《大數據分析與物業決策》、《智能安防技術》、《綠色建筑運營》、《社區數字化服務》、《不動產經營與資產證券化》。
就業方向:
面向物業服務企業、智慧園區、房地產開發公司等,從事智慧物業管理、樓宇智能化運維、社區數字化服務、不動產經營等工作。
更多專業左滑查看
新型能源學院
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
核心課程:
《工業機器人編程與操作》、《智能制造系統集成》、《PLC與工業控制》、《機器視覺與AI應用》、《工業互聯網技術》、《協作機器人技術》、《智能產線管理與優化》。
就業方向:
面向高端制造企業、汽車工業、電子產業等,從事工業機器人編程與維護、智能制造系統集成、智能產線管理等工作。
智慧供用電技術
核心課程:
《智能電網技術》、《新能源發電與并網》、《電力物聯網》、《電能質量與節能技術》、《電力大數據分析》、《微電網與儲能技術》、《電力系統自動化》。
就業方向:
面向電力系統、新能源企業、工業園區等,從事智能電網運維、新能源項目管理、電力數據分析等工作。
機電一體化技術
核心課程:
《電工電子技術》、《機械制圖與CAD》、《PLC編程與控制》、《傳感器與檢測技術》、《液壓與氣動技術》、《機電設備安裝與維護》、《電機與拖動技術》、《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工業機器人技術》、《自動化生產線技術》。
就業方向:
面向機電設備制造、機電產品生產、機電工程服務等相關企業就業,適應機電類產品的生產制造和管理服務崗位群(如機電設備安裝調試工、機電設備維修工、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與調試工、售后服務等)工作。
更多專業左滑查看
數字信息學院
電子商務
核心課程:
《電子商務基礎》、《網絡營銷與推廣》、《網店運營與管理》、《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網頁設計與制作》、《移動電子商務》、《電子商務法律法規》、《客戶服務與管理》、《數據分析與運營優化》、《電子商務安全與支付》。
就業方向:
面向電子商務行業企業就業,電子商務平臺類、電子商務服務類等企業就業;從事電商運營、網絡推廣專員、網店客服、運營助理、網店美工、文案策劃、新媒體運營、電商主播等相關工作。
數字媒體應用技術
核心課程:
《虛擬現實(VR)與增強現實(AR)技術》、《交互設計與用戶體驗》、《數字孿生技術》、《三維動畫與特效》、《新媒體運營與數字營銷》、《元宇宙場景設計》、《AI輔助創意設計》。
就業方向:
面向數字創意產業、互聯網公司、文化傳媒等領域,從事VR/AR開發、交互設計、數字內容創作、元宇宙項目策劃等工作。
計算機網絡應用
核心課程:
《計算機網絡基礎》、《網絡設備配置與管理》、《網絡操作系統》、《網絡安全技術》、《網絡協議與分析》、《無線網絡技術》、《網絡編程與腳本語言》、《云計算與虛擬化技術》、《數據庫管理與應用》、《網絡故障診斷與維護》。
就業方向:
面向ICT(信息與通信技術)行業內設備制造商、系統集成商、軟件服務等企業,適應計算機網絡管理崗位群(如計算機系統維護、外部設備維護、綜合布線工程師、網絡管理員、網絡工程師、網絡安全工程師、網絡集成工程師)的工作。
更多專業左滑查看
04
報名指南
學校面向全國招生,應、往屆初、高中畢業生可報讀我校。要求學生思想品德好,身心健康,無傳染病,無紋身(如有隱瞞,將取消錄取資格)。
自主招生
中考(高考)批次招生
錄取工作遵循“公平競爭、公正選拔、公開程序,擇優錄取”的原則。
05
常見問題
問
學校辦學格局怎樣?
學校立足中建,面向湖南,輻射全國,充分發揮中建集團央企辦學優勢,構建了以校本部、西校區、北校區為中心,雨花、天心、寧鄉等六個校外實訓基地為支撐的"三區六基地"辦學格局。形成了智能建造學院、智慧交通學院、新型能源學院和數字信息學院;公共基礎課教學部和思政課教學部;技術技能人才培訓中心的"四院兩部一中心"專業發展布局。
學校環境如何?
學校實訓條件怎樣?
近年來學校不斷加大教學投入,改善學校實習實訓環境,目前設備總值達2400余萬元,形成了“1210”實訓功能布局,“1”是指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集訓基地,“2”是指校企合作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和情景化教學區,“10”是指10個功能性專業實訓室,確保校內實習、實驗設備設施與辦學層次、規模和專業設置相適應,滿足國家職業標準技能操作項目要求。
學生課余生活怎樣?
學校自成立以來一直秉承“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始終堅持以“會做人、會做事、會生存、會發展”為育人目標,培養學生“肯吃苦、能堅守、懂感恩、會溝通”的良好品格。不斷發揮央企辦學優勢,結合多年辦學經驗,將先進的企業文化和校園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一套科學、成熟的學生管理體系。成功搭建了魅力課堂、校園實踐周、創新、創業基地等育人平臺;開展了藝術體育節、青年志愿者服務、一日三課等具有學校特色的十大品牌德育活動。
學生就業與升學情況如何?
學校堅持升學與就業并重,讓中職、中技學生就業有能力、升學有優勢、發展有通道,讓不同稟賦的學生能夠多種選擇、多樣化成才。近年來,學校以中職、中技為基礎、升學為導向,鼓勵有升學意愿的學生在學好技能的基礎上加強理論學習,實現大學夢。學校與省內多所高職院校合作,學生可通過參加職業技能大賽、3+2中高職銜接、職教高考、對口單招等多種方式升入高校繼續升造,綜合升學率高達95%。
一直以來,學校始終堅持畢業生真就業、就好業的原則,專業設置與市場緊密對接,貼合市場人才需求。學校依托中建五局,與中建全產業鏈各兄弟單位及省內外三十余家大型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持續深化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聯合打造了8個產教融合共同體,確保學生就業有渠道,為全省及各地經濟社會發展輸送了大批高技能人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