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據環球網報道,中國海警2303艦艇編隊進入釣魚島領海巡航,據日本方面說法,四艘中國海警船與日方巡邏船形成“4對1”對峙態勢,這一事件將中日緊張局勢再度推至臺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固有領土,中方擁有無可爭辯的歷史和法理依據,海警巡航是中方強化實際管控的正當之舉。
石破茂(資料圖)
日本在軍事領域動作不斷。4月6日,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宣布成立由陸海空自衛隊聯合組成的“海上輸送群”,該部隊總部設于吳港基地,初期配備兩艘運輸艦,計劃到2027年擴至10艘,規模約100人。盡管日方聲稱其職能為“后勤運輸”,但這些艦艇具備兩棲登陸能力,實際上是日本構建遠程投送與進攻性力量的關鍵一環,與其2018年設立的“水陸機動團”形成配合,目標指向“臺灣有事”和“釣魚島有事”等假想場景。作為二戰戰敗國,日本和平憲法明確限制其進攻性軍事能力,可近年來日本卻通過“文字游戲”和漸進式改革,逐步突破防衛界限,此舉嚴重挑戰戰后國際秩序,對亞太地區穩定構成威脅。
在日本一系列軍事動作的背后,是其面臨的內外交困局面。4月7日,石破茂公開將美國對日加征的“對等關稅”稱為“國難”。特朗普政府宣布對日本汽車及零部件征收25%關稅,2024年日本對美汽車出口額達6萬億日元,占出口總額近三成,有評估顯示,僅汽車關稅一項就可能導致日本2025年GDP萎縮0.3%。為緩解這一危機,石破茂試圖通過外交手段解決。2月上旬,石破茂緊急訪美,提出對美投資1萬億美元、增購武器等舉措,但特朗普僅給予空洞承諾。4月7日,石破茂再次與特朗普通話,雙方雖同意繼續磋商,但美方談判框架強硬。這暴露了日本外交的深層矛盾:安全上高度依賴美國,需配合美方戰略;經濟上卻難以承受與美對抗的代價。
石破茂(資料圖)
在中美之間,石破茂的態度顯得十分復雜。此前石破茂曾試圖改善對華關系,甚至提出訪華計劃,還強調與中國互動及日中四個政治文件的重要意義,推動雙方在經濟等領域合作。然而,在訪美期間,為討好美國,他不惜在釣魚島、臺灣和南海等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對中國表達強硬立場。這種前后不一的態度,體現出其在中美之間搞“平衡術”的意圖,但在中美博弈日益激烈的當下,這種平衡極難實現。
中日關系向來復雜,既有歷史恩怨與領土爭端,又存在緊密經濟聯系。2024年,日本對華貿易額占其外貿總額的23%。若日本因追隨美國而損害對華合作,經濟上的損失將遠超關稅沖擊。日本若繼續充當美國“印太戰略”的馬前卒,不僅會損害中日關系,還可能因過度依賴美國而喪失外交自主性。在當前形勢下,日本需在“遠親”美國與“近鄰”中國間謹慎抉擇。而中國在釣魚島問題上立場堅定,海警力量的常態化存在已形成有效威懾,同時通過外交渠道明確要求日本正視歷史問題,警告其不得在臺灣問題上“打擦邊球”。
石破茂(資料圖)
中日局勢的發展備受關注,石破茂在關鍵時刻的抉擇,不僅影響著中日關系走向,也將對地區局勢產生深遠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