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李殷婷
4月15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解讀《山東省鄉村全面振興規劃(2025-2027年)》。
如何讓農民的腰包鼓起來是廣大群眾關心的事情。近期,山東印發《山東省鄉村全面振興規劃(2025—2027年)》(以下簡稱《規劃》)。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過程中,山東制定了哪些措施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對比,山東省發展改革委省對口支援辦公室主任李秋生介紹到,《規劃》提出,到2027年鄉村全面振興將取得實質性進展,農民收入水平持續提高,為實現這一目標,主要從以下三方面發力。
推動特色產業增收富民。深入挖掘鄉村特色資源,優化縣域產業空間布局,推動重點產業和龍頭企業向園區集中、中小微企業向中心鎮集聚、鄉村工坊和創業車間向重點村匯聚。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培育縣域富民產業增長極,促進農民就近就地就業。比如,泰安市岱岳區大力發展黃精產業,有效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民畝均收入超5萬元,從前的“土坷垃”變成了“金疙瘩”。在棗莊石榴產業方面,全市石榴加工、銷售等市場主體發展到118家,石榴產業帶動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2萬元,高于全市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8萬元。
促進農民高質量就業創業。規范發展農村勞務合作社,打造區域勞務協作平臺,推動區域內勞務信息對接,提高勞務組織化程度。以新生代農民工為重點,開展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著力提高農民工就業創業能力。開展農民工服務保障專項行動,加強農民工就業動態監測。
強化農民增收政策保障。滾動實施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深入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積極消納農村剩余勞動力。推進就業幫扶車間提檔升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勵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建設和發展就業幫扶車間。在政府投資重點工程項目和中小型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大力實施以工代賑,充分挖掘重點項目主體工程建設及附屬臨建、工地服務保障、建后管護等方面用工潛力,圍繞適合人工作業、勞動密集型的建設任務和用工環節,推動農民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增收。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