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中美之間的關系變緊張,尤其是在貿易領域,不過在軍事領域,中美之間的對比也一直存在,美智庫在2025年1月7日發表了一篇文章,文章里面提到了西太平洋地區的空軍基底加固,其中中國和美國掩體數量差距斷崖。
早在2024年5月份,美國國會議員也曾就基地“太脆弱”這件事情對美國發出警告,這樣的背景下,如果到了戰時,美國90%的飛機還沒起飛就會被摧毀,那么中國在掩體的數量上又是怎樣的情況?
2025年1月7日,美國智庫發表了《混凝土天空:西太平洋地區的空軍基地加固》的研究報道,在文章里面提到了美國目前的空軍基地建設,其中更表示如果不加快機場加固的步伐,甚至可能在未來對中國的沖突里面出毀滅性的代價。
并且在文章里面將中美之間的差距做出了明顯的對比,從相關的數據里面可以看到,美智庫將中美在臺灣海峽1000海里范圍內的空軍基礎設施進行了對比,將時間定在2010年到2025年這樣的時間區域。
在空軍基地上面,中國的數量達到了134個,而美國和日本和韓國以及菲律賓的空軍基地數量達到了45個,十五年的建設里,中美之間差距非常明顯,尤其是在掩體的數量上,中國在加固機堡數量和簡單掩體數量上達到了3000左右。
反觀美國,在加固機堡數量和簡單掩體數量上僅僅只有43個新增,其他的各項建設也和中國拉開了明顯差距,新增的跑道和滑行道上面,美國只有兩條,中國的數量達到了60+的數量,甚至就連停機坪的面積,中國也是要比美國大上許多。
在基礎建設相差明顯的情況下,美智庫還預測了如果在臺海發生沖突,解放軍需要多少彈藥才能將美國軍機場摧毀,沒有重要掩體,美國軍隊價值6億美元的飛機就停放在,解放軍的導彈之下,風險是非常高。
在預測的沖突里面,中國在戰場上使用的彈藥數量還要比美國要少25%到88%,因為中國的掩體較多,在戰場上也是能夠產生一定的保護作用,美國想要破壞這樣的保護,是需要大量的彈藥,在這些基礎建設上,機堡也占據重要位置。
不過美國的軍方在內部也根據機堡的重要性進行了討論,除了基礎建設之外,形成的重要空軍體系構建也是非常重要,在報道里面,中國的解放軍已經擁有了比較完善的部署體系,雖然美國比較依賴于高技術解決方案。
可是在基礎建設上還是需要下功夫,不然在防御能力上和中國的差距也會越拉越大,美智庫也就分析發出警告,其實在掩體上面,美國議員在2024年5月份也提出了“擔憂”。
環球網在2024年5月13日,就曾經發布了相關文章,在文章里面也提到了,美國方面渲染“中國導彈威脅”,當時有著13名美國國會議員給空軍部長寫信,面對“中國導彈威脅”,美國在印太地區基地的防御薄弱。
在文章里面甚至將中國描述成為一個非常“強大”且具有威脅的導彈部隊,甚至表示中美之間發生沖突,中國可以從沖繩到關島更加偏遠的美軍基地,美國五角大樓發布相關報道里面也是提到了,中國在2021年到2022年,一年時間內,瞄準美軍基地的中國導彈數量不斷增加。
更夸張的是,美國國會議員還曾表示,美國因為在印太地區基地的建設“太脆弱”,一旦中美之間發生沖突,美國90%的戰機會被摧毀在地面上,并不是天上,簡單的來講就是還沒有起飛,就會被中國的導彈摧毀。
這樣的情況是防御措施帶來的緊迫性,美國媒體對此也報道,美國曾經的退役海軍官員對中國也進行了研究,文章里面提到了在“過去的十年,中國已經建造了400多座加固機堡,反觀美國只有22座。”
看的出來在基礎建設上,中美之間是存在一些差距,從數據上看,美國在太平洋區域中有著九個空軍基地,其中這些空軍基地的強化都是存在一定問題,在2020年,駐韓美軍就開始修建第一批加固機堡,這種建筑是可以停放無人機和隱形戰機。
并且可以承受一定的導彈和生化武器的攻擊,就算是500磅的炸彈直接命中,機堡也是可以承受的,在當時加固了20座之后就沒有消息了,隨后的基礎建設就稍顯“簡單”,美國空軍計劃在2024到2028年購買70套簡易機棚。
雖然美國國會議員雖然分析了事情的“嚴重性”,可是是否修建還是存在一定的爭議,不過中美之間在機堡的問題上是拉開了一定差距,軍用機堡在關鍵時刻又會有怎樣的用處呢?
軍用機堡其實是在二戰時期就出現了的建筑,日本在當時擁有不少的機堡,剛開始的機堡在造型上也相對簡單,是用鋼筋混凝土進行建造,一座機堡是可以容納2到4架單發飛機,在二戰之后,不少國家開始研究機堡的用途。
1968年的蘇聯,曾經就擁有了800多座機堡,之后也進行不斷的建造,從1986年的數據中能看到,當時的蘇聯和東歐國家在機堡數量上達到了3800多座,現在的機堡和之前有所不同,以軍內瓦提姆基地機堡,是用于給當時新建的F-35I這款隱形戰斗機使用。
從占地面積上來看達到了4000平方米,可以停放兩架飛機,特殊的平底設計,也可以在高溫天氣給飛機帶來保護,不少人認為機堡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應對無人機攻擊手段來講是非常有用,不過也有反對的聲音,表示面對那些覆蓋的密集導彈,機堡就顯得雞肋。
看完中美空軍基地的“混凝土較量”,你是否也感到震撼?從3000座掩體到90%戰機未起飛即被摧毀的預警,基建差距背后折射出怎樣的戰略博弈?若臺海風云突變,軍事部署的“硬實力”是否真能左右戰局?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你認為美國該如何彌補基建短板?中國優勢能否轉化為長期戰略主動?轉發討論,一起解碼大國軍事角力!
新民晚報——軍用機堡能“保”飛機的“命”嗎
美智庫報道
環球網——渲染“中國導彈威脅”,聲稱缺乏加固機堡,美議員擔憂印太基地“太脆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