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p>
這句話是唐太宗留給我們的寶貴歷史經驗。
人類社會經過上下5000年的發展,到如今,很多問題的解決之道其實都可以從過去找到值得借鑒的經驗或者是教訓。
當然,這只是針對成熟的政治家而言,很顯然,特朗普不包括在內。
在關稅問題上,特朗普最近是“一通操作猛如虎”,搞得美股暴跌,世界股市震蕩,全球經濟都受到波及。
雖然他最近給所謂的“關稅戰”按下了暫停鍵,但只要他在位,“關稅戰”這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就會懸在地球之上,搞得大部分國家都是人心惶惶。
其實,任性的特朗普如果不是靠姑爺給他找的那本奇書來瞎搞,而是耐著性子研究一下美國自己的歷史,他就會發現僅僅在95年前,就已經有位“前輩”搞了一回“關稅治病”,但結果嘛,就是美國直接崩了。
那么,這位“前輩”到底是誰?
他那回的“關稅治病”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擊鼓傳花
一戰期間,號稱“日不落”的大英已經感覺到自己的工業正在面臨其他資本主義新貴的挑戰,于是,在1915年通過了一份名為“馬克凱恩”的法案,把汽車相關產品的關稅一下提高到33.3%,以保護本國的汽車工業。
對此,美國激烈反對,但沒啥用。大英覺得你的關稅比我還高,憑啥對我指手畫腳。再說,那時的大英還坐著世界霸主的寶座。
其實,大英說的沒錯,從立國之初,美國在搞關稅壁壘上,就一直沒閑著。
一戰后的1910年代到1920年代,美國吃著戰爭紅利,經濟空前繁榮,并崛起為世界頭號工業強國。
大英發現美國已具“王者之氣”,于是,就接著搞關稅戰,從1921年開始,對進口的金屬制品、化工品、精密儀器等高附加值的工業品征收高達50%的關稅。
這招正中美國命門,把美國搞得十分難受。
當時的美國國內雖然一片欣欣向榮,但因為經濟發展的速度太快,生產出來的商品太多,國內的消費市場卻沒有相應的擴大,所以,國內產能出現了過剩的問題。
面對大英的打壓,美國也不是沒想辦法,不但到蘇俄投資建廠,還向戰敗的德國提供了大量貸款。效果呢,只能說是一般。
不過,再一般,也算是給工業找了條出路,而生產同樣過剩的農業就沒這么幸運了。在1920年代,托機械化的福,美國的農產品產量連創新高,但因為不好賣,價格是一跌再跌,搞得美國農民是怨聲載道。他們認為這都是關稅過低,導致外國農產品在美國橫行惹的禍。
這該如何是好呢?
當然是提高關稅就行了。
1928年,斯坦福的驕傲、FBI的創始人兼首任大BOSS、優秀的商業家~胡佛參加了總統大選。當時,他的人氣極高,被媒體譽為“首位商業總統”。
在競選時,胡佛也信誓旦旦地承諾,自己只要上臺,一定會提高農產品的關稅,以保護廣大農民朋友的利益。同時,他還信誓旦旦地宣布貧民窟將從這個國家徹底消失。
看到這,是不是感覺有點眼熟?
特朗普在競選時的承諾,貌似和胡佛的挺像,是不是?
其實,不但承諾像,他們面臨的危機也差不多。
胡佛上臺時,美國金融資本已經把經濟泡沫吹得巨大,美國幾乎人人都是“股神”,所有人都相信美股只會更高,沒有最高,全民都跟“嗑藥”一樣,陷入了一夜暴富的癲狂狀態。
而事實上呢?
美國要大幅提高關稅的風聲在當時已經不是傳了一天兩天。尤其是共和黨參議員斯姆特和共和黨眾議員霍利還一塊兒發起了一項大幅提高關稅的法案。這就是日后大名鼎鼎,或者是臭名昭著的“斯穆特~霍利關稅法案”(以下簡稱“斯霍法案”)。
這些早讓金融資本提心吊膽,各大投資機構都準備在高位跑路。很不幸,這個“擊鼓傳花”的游戲到了胡佛這時,突然,沒人敲鼓了。
1929年10月24日是星期四,在“盛世”之下的紐約證交所一開盤,就迎來大跌,指數一路下滑,換手超過1200萬股!
10月28日是星期一,道瓊斯指數突然斷崖式暴跌13%。
然而,這“黑色的兩天”只是“開胃菜”。
10月29日是周二,紐交所剛一開盤,就被拋單給淹死了,拋售股票的小散戶們已經不計成本。到紐交所下班時,當天的換手超過1600萬股,創下了歷史新高。
這下好,一個禮拜就5天,美國股市“黑”了3天,再黑的話,連月份牌都不夠用了。
不過,股市暴跌只是表象而已,真正可怕的則是其背后史詩級的恐怖巨獸:大蕭條!
關稅大戰
隨著股市的崩盤,美國經濟是雪上加霜,農產和工業同時出現了巨大的危機。
如此一來,“斯霍法案”就成了香餑餑。
不過,這項法案的最初版本也只是針對進口的農產品,和胡佛的競選承諾是一致的。
但是,面對洶涌而來的大蕭條,這法案就成了“被隨意打扮的布娃娃”。
眼看著農產品能從這個法案受益,以工業為支柱的各個州坐不住了,開始如過江之卿,紛紛游說胡佛同時提高工業品的關稅。
在私下里,各州的議員也在積極“互動”:我支持提高你們州的鋼鐵關稅,那你也支持提高我們州的紡織品關稅吧。
經過了一番勾心斗角和利益交換,等“斯霍法案”在1930年4月送到胡佛手里的時候,產品清單已經超過了2000種!
如此一來,胡佛就難辦了。他確實懂商業,也知道這么搞,純屬是找死。
但是,他也無可奈何。
因為根據憲法,國會有修改關稅的權力。議員們也是殫精竭慮,以極其“負責任”的態度,準備了長達11000多頁的證明材料。并且,參眾兩院還都通過了這項法案。
下面,就等著胡佛大筆一揮,在法案上簽字了。
說回來,美國當時也不是沒明白人。
1930年5月初,美國1000多位大小經濟學家聯名上書,請胡佛千萬別簽署這個法案。
同時,行業巨頭也在行動。例如汽車巨頭~福特就認為這份法案十分愚蠢,并闖過參議院的聽證會現場,力陳利弊,質問議員們到底考慮沒考慮后果。
但在場的議員基本沒人搭理他,只有一個議員給他甩了一句:你還是操心怎么把你的汽車賣出去吧。惹得是哄堂大笑。
對此,福特仍不甘心,又到白宮,死勸活勸了胡佛整整一夜。
摩根財團的CEO拉蒙特也同樣力勸佛胡千萬別亂來,否則后果不堪設想。他回憶說自己當時就差給總統跪下了。
另外,在胡佛考慮簽不簽字的時候,全世界有38個國家都提出了抗議,警告美國,你要是敢這么干,我們肯定立刻報復。
但是,這些都沒啥用。
終于,騎虎難下的胡佛在1930年6月17日在“斯霍法案”上簽下了大名。當時,他預料到后果會很嚴重,但是肯定沒想到后果不是嚴重的問題,而是一場滅頂之災。
最先跳出來的是老鄰居~加拿大,同時,也是美國的頭號貿易伙伴。
加拿大很快就對美國的16種商品加征3倍的關稅,覆蓋了美國出口到加拿大商品總額的3成。
隨后,英、法、德也開始了報復。其中,法國最硬,干脆和美國“硬脫鉤”,啥都不要了。
有“扛旗的”,就有跟進的。
不久之后,意大利跟進,美國出口意大利的汽車數量應聲暴降9成。西班牙則發誓讓美國汽車在西班牙一輛也別想賣出去。
最后,全球超過40個國家都對美國開始了反制報復,在二戰全面開打前,一場貿易大戰率先在全球開打。連國民黨政府都跟著摻和了一把。
這下,美國可謂是“求錘得錘”,下面,看看美國被“錘”成啥樣了吧。
大蕭條
“斯霍法案”在1930年6月生效后,道瓊斯股指大跌8%,從250點直墜230點,此后,只有更低,沒有最低,到1932年7月8日,更是創紀錄地跌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41點。
1929年,美國從歐洲進口的貨物超過13億美元。到了1932年,這個數字銳減到不到4億美元,縮水了7成。
1929年,美國出口到歐洲的貨物總值超過23億美元,到了1932年,跌至不到8億美元,縮水了也差不多是7成。
與此對應的就是美國國內失業率一飛沖天。
“斯霍法案”通過的1930年,美國的失業率不到8%,到1931年,則超過16%,到1933年,更是飛到了驚人的25%。也就是說,無論男女老少,有一個算一個,每4個美國人就有一個在家待業。
如此,美國進入了胡佛口中的“大蕭條時代”。
這還是美國國內的情況,更要命的是,美國的衰退還傳遞到了世界各國,使國際貿易迅速萎縮。
據統計,1933年的世界貿易總額只有1929年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全世界都跟著遭殃,齊刷刷地進入“大蕭條”。
而世界性“大蕭條”引起的更為惡劣的后果就是法西斯勢力在德、意、日的迅速崛起。
毫不夸張地說,“斯霍法案”是二戰的一大關鍵誘因。
而如今,特朗普再次毫無顧忌地拿起“關稅大棒”恐嚇全世界,歷史會不會出現驚人的相似呢?
好在,我國已經崛起為捍衛世界和平和全球自由化的基石,相信,在我國的帶領下,特朗普的這次關稅恐嚇只能以徹頭徹尾的失敗而告終!
素材來源
金羊網丨95年前美國也打過關稅戰,結果……
經濟日報丨“最愚蠢關稅法案”的歷史回響
新浪財經丨100年前美國大加關稅,最后怎么收場?
北京日報丨1930年,他幾乎要跪下來求胡佛總統懸崖勒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