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成都召開“城市新區場景政策創新先行先試”新聞發布會。會上,成都高新區現場發布了《成都高新區政府投資項目“科技篇”總體工作指引(試行)》《成都高新區政府投資項目“科技篇”評估工作辦法(試行)》,創新政府投資項目科技應用場景“全周期管理”機制,并宣布將位于新川創新科技園的新川博物館項目作為政策首個試點,以場景創新驅動科技賦能城市建設。
推動場景創新 四大機制破解落地難題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兩次提到“場景”一詞,強調“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
為推動新技術、新產品與生產、生活、生態、社會治理各領域融合,構建多維度、可持續的場景體系,依托應用示范、需求牽引、場景促進,培育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成都高新區發布政府投資項目“科技篇”總體工作指引及其配套評估辦法,聚焦政府投資項目的科技應用場景,構建起“責任矩陣—流程閉環—科學評估—容錯免責”四位一體政策體系。
據了解,政策明確構建“統籌、執行、保障”三層責任矩陣,由成都高新區發改、科創部門統籌管理,行業部門、項目業主具體執行,財政、智慧城市等部門提供場景創新“資金+數據+服務”全要素支撐,確保場景需求挖掘、技術落地和協同保障無縫銜接。
成都高新區將實施政府投資項目科技場景全周期閉環管理,將“科技篇”需求列為政府投資項目前置條件,明確總投資1億元以上項目需通過技術可行性和產業帶動性評估,新技術投入占比不低于5%,竣工后90天內開展后效評價,強化實效跟蹤。
此外,建立科學評估體系,實行容錯免責機制。圍繞產業升級、城市治理等五大領域,重點評估技術帶動效應與示范價值;國家科技獎項目、創新創業大賽成果及“三新三首”技術產品可免評直推,降低企業參與門檻。對非主觀過失且未造成重大損失的情形免除責任,鼓勵擔當作為、大膽試新。
打造場景創新典范 新川博物館今年底開建
發布會現場披露,作為“科技篇”政策首個試點,成都高新區將在新川創新科技園建設新川博物館,預計今年底開建。
據悉,新川博物館占地面積約1.2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4.5萬平方米,能夠滿足城市文化展示和科技體驗等多重需求。項目科技投入約五千萬元,力爭通過場景創新帶動技術驗證、模式創新和產業集聚,形成可復制推廣的場景創新典型范式,將新川博物館打造成為國內有影響力的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新川博物館將實現三大創新。包括全產業鏈垂直整合,聯合本土顯示技術、云計算企業構建國產化數字文博平臺,集成AI、機器人等系統的物聯網中臺,設立創客空間,孵化“IP開發—技術轉化—衍生品運營”生態鏈;全域智能硬核創新,打造全域智能安防博物館,應用區塊鏈票證、全場景機器人及近零能耗建筑技術,同步開放技術中臺供企業測試;全周期價值釋放,通過觀眾行為大數據衍生精準文化服務,孵化“智慧文博解決方案包”,向省內其他文旅IP輸出標準化服務,推動文旅產業數字化升級。
“新川博物館項目試點,標志著‘科技篇’政策從制度文本走向真實場景。下一步,我們將以該項目為藍本,在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領域加速復制,讓更多‘高新方案’服務城市、賦能產業。”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高新區將聚焦場景深化與精準服務,加速釋放政策紅利,推動更多創新場景在成都高新區從“扎根”走向“繁茂”,助力中小企業實現技術突破與市場拓展的雙向躍升。
文/程思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