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最近陷入輿論風波中,一向活躍于互聯網、樂于分享生活的雷軍,也在近期的小米汽車事件中陷入長達半個月的“靜默期”。
這一反常現象源于3月29日小米SU7發生的致命事故,在安徽高速上,一輛小米SU7碰撞水泥水馬后起火,3名大學生當場遇難,事件迅速引爆輿論,將小米汽車推向風口浪尖。
事發后小米陷入陷入輿論風波,雷軍在4月1日通過微博發聲,承諾“小米不會回避”,并配合調查,此后便暫停更新。
直到4月6日才更新了小米成立15周年的微博,并表示:這只是開始,我們會繼續努力。
過去半個月,雷軍僅發布了這樣兩條微博。
這種低調與雷軍此前的高調營銷形成鮮明對比,原因就在于事故輿情對小米的影響太大了,雷軍現在最好的做法就是少露面。
據數據統計,事故相關輿情總量近期超81萬條,敏感信息占比達81%,小米SU7的相關話題閱讀量接連破億,港股小米股價單日跌幅超6%,對小米造成了短暫刺痛。
所以雷軍少露面的做法確實比較穩妥,至少在輿論風口期間閉嘴能夠少挨點罵,也能讓雷軍與相關話題的關聯度降低些,減少一些關注度。
但就在距離上次發博文10天后,現在雷軍終于再次更新了博文。
因為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小米在2025年3月的手機激活量超越華為成為了第一。
這是繼2024年11月后,小米再次在中國市場拿下單月激活量第一。
所以就在數據公布后,雷軍罕見地更新了一條微博稱:感謝大家支持。
數據顯示,2025年3月(W10-W13)中國手機市場激活量,小米以324.37萬臺的激活量再次登頂,市場份額達到17.98%,同比增長16.99%。
華為緊隨其后,以322.96萬臺的激活量位居第二,市場份額17.90%,同比增長19.87%。
vivo、OPPO、蘋果分列第三至第五名,其中蘋果同比下滑9.86%,僅售出255.65萬臺,跌至第五位。
小米手機的強勁表現,我認為主要得益于小米15系列的持續熱銷。
小米15系列自2024年10月發布以來,開售129天后累計激活量便達到了335萬臺。
其中,小米15和小米15 Pro的百萬銷量達成速度比前代小米14系列更快,成為了小米新一代爆款旗艦。
今年2月發布的小米15 Ultra同樣表現搶眼,作為小米的超大杯影像旗艦,其銷量增長顯著,在平銷期的表現比上代也更穩定,增長幅度很大。
華為在3月表現同樣出色,激活量同比增長19.87%,與小米的差距僅為1.41萬臺。
華為的增長主要得益于Mate 70系列和nova 13系列的持續熱銷,以及5G芯片供應的進一步恢復。
相比之下,蘋果在中國市場的頹勢仍在延續,3月激活量同比下滑9.86%,排名跌至第五。
盡管蘋果去年發布的iPhone 16系列進行了小幅升級,但缺乏突破性創新,加上國產高端機型如小米15 Ultra、華為Mate 70 Pro+導致市場競爭加劇,影響了蘋果在高端市場的份額。
對于蘋果來說,接下來的日子恐怕會越來越不好過了,不光中國市場將遭遇華為、小米等國產廠商的圍剿,美國市場也會因為無法負擔高額關稅而受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