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人民代表網訊(張曼)花饃,又稱為“面花”,是人工用面做成的各種樣式的饅頭,因花式各樣而得名為花饃。在定州市龐村鎮小西丈村有一家“玄陽花饃”,來此訂購花饃的人絡繹不絕。
在繼承前輩蒸花饃的基礎上,花饃傳承人蘇利榮不斷改進創新,對花饃制作有了自己的配方、手法、設計,制作的花饃造型生動,花樣繁多,不僅制作技藝獨特,而且始終與百姓的民俗文化緊密相連,形成了節日花饃、婚嫁花饃、壽誕花饃、喪葬花饃、上梁花饃、喬遷花饃等組成的較為完整的花饃體系。
掀開蒸屜,陣陣蒸汽撲面而來。“每個花饃都要經過配料、和面、壓面、塑形、粘配件等十幾道工序,現在我們緊跟潮流,設計了很多關于‘蛇元素’的花饃,這個是‘發財蛇’,那個叫‘醒獅蛇’,這樣的花饃既有健康品質又有視覺美感。”只見蘇利榮一邊從蒸屜取出花饃,一邊介紹說。
為了使花饃具有豐富的口感和營養,蘇利榮在面粉中加入了奶粉,顏色由甜菜根、南瓜、菠菜等純天然的原料調配,蒸出來的花饃色彩鮮亮、質地蓬松、口感細膩、營養豐富。在花饃的造型設計上,不管是花朵、果蔬,還是醒獅、老虎……都能用面花的工藝純手工捏制蒸制出來。觀之潤白細膩,嚼之筋道微甜,回味悠長。
花饃不僅是美食,更是民間藝術瑰寶。傳承人蘇利榮用巧手給花饃注入了新活力,讓民俗傳承在創新中延續。下一步,龐村鎮將進一步擴大非遺花饃的影響力,共同搭建規模化、標準化的花饃生產平臺,推動這一非遺技藝進一步創新傳承,使花饃這一傳統美食走向更廣闊的市場,進一步發展壯大特色產業,推動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讓傳統產業成為實現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
編輯:丁潔(實習)
責編:白俊寶
監制:殷光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