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齡寶寶心率超260次/分,與死神“搶命”,上海醫生出手了!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心內科、重癥醫學科、麻醉科等團隊通力合作,在體外膜肺(ECMO)支持下,為一名2月齡持續性心動過速合并難治性心衰患兒成功實施希氏束旁旁道射頻消融術,突破低齡、低體重嬰兒心臟射頻手術禁區,創造了生命奇跡。
記者從兒科醫院獲知最新消息,今天,心功能完全恢復的患兒順利出院了。
今年元旦,園園(化名)出生了,讓這個來自浙江的小家庭沉浸在無限喜悅中??删驮?月底,園園出現頻繁咳嗽、吃奶減少等癥狀,家長起初只當是普通感冒,不想經簡單治療后,癥狀不僅沒有減輕,反倒出現咳嗽加重,奶量明顯下降,孩子甚至出現煩躁和呼吸困難。
經當地醫院檢查發現,園園心率竟高達261次/分,被確診為室上性心動過速。盡管醫生嘗試多次心臟電復律并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仍無法恢復其正常心律。
園園因心動過速引發嚴重心衰,精神差、口唇蒼白、呼吸急促,需氣管插管機械通氣治療。孩子的病情在持續惡化,危急關頭,當地醫院緊急聯系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3月20日凌晨1點,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陸國平組織陳偉明、閆鋼風等專家緊急線上會診,指導園園搶救治療,并在第一時間派出重癥醫學科轉運團隊啟動跨省救援,于當日上午將其安全轉入復旦兒科PICU。
入院后,園園的病情仍不穩定,生命體征瀕臨崩潰,生死一線間,重癥醫學科團隊啟用ECMO支持,暫時穩定循環,但頑固性心律失常仍無法終止,治療陷入僵局。
如何破局?“大劑量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也無法終止患兒心律失常的情況?!眱嚎漆t院心血管診療中心心內科副主任趙趣鳴評估,唯有在ECMO支持下進行射頻消融術才能挽救患兒生命。
可園園僅2月齡、體重5千克,手術操作空間極為有限。更糟糕的是,醫生術前預判,導致園園發作無休止心動過速的罪魁禍首緊鄰心臟傳導核心——希氏束,稍有不慎將導致永久性傳導阻滯?!斑@類手術即便在成人期也具有高風險和低成功率等特點,而在僅5千克的孩子身上做‘希氏束旁旁道’的手術更無報道。”趙趣鳴說。
醫學的極限似乎已劃下生死線,但有一線生機就當全力以赴。趙趣鳴聯合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閆鋼風反復推演,最終敲定精密手術方案。
3月21日,園園被推進手術室,麻醉科醫生完成高風險麻醉后,在嬰兒纖細的血管中建立了通路。趙趣鳴憑借豐富經驗,在有限的空間內進行精密標測,鎖定病灶(旁道)位于三尖瓣環1點鐘方向,與希氏束完全重疊。
在ECMO維持血流穩定的前提下,趙趣鳴采用“滴定式”消融技術,逐步提高消融能量,最終在不損傷正常傳導系統的前提下精準摧毀病灶,終止了患兒持續兩個多月的心動過速。
術后,園園心律恢復平穩,心功能迅速改善,不久便成功撤離ECMO和呼吸機,轉入普通病房。經心內科團隊后續治療,患兒心功能完全恢復,目前園園的狀態已經和正常寶寶基本相同,心率已恢復到同年齡段寶寶的正常心率。心臟超聲顯示,患兒之前明顯增大的心臟已完全恢復正常。
兒科醫院心血管診療中心主任劉芳教授介紹,在ECMO支持下開展低齡、低體重嬰兒心臟高危區域射頻消融手術,在國內外均屬于尖端技術,需要實施中心具有超強的重癥醫學科、心內科電生理專業和麻醉專業等多學科力量,國內外能完成該手術的中心屈指可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