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由盧倫常執導,王小槍編劇,郭京飛、秦嵐領銜主演,祖峰、陳靖可、郭柯宇、趙濱、王浩信、呂曉霖、張皓然、馬吟吟主演的懸疑刑偵劇《黃雀》將在江蘇衛視每日鮮語幸福劇場開播。該劇通過對以郭鵬飛(郭京飛 飾)為代表的反扒警察群體的深度刻畫,為“人民公安為人民”寫下了生動注解。和同類型題材相比,該劇另辟蹊徑地把敘事錨點從血案現場移至火車站,呈現了市井煙火中的反扒故事。
“鐵三角”三度聚首 編劇深入公安局體驗生
從《小大夫》到《對手》,再到《黃雀》,這已經是制片人張海東、導演盧倫常、編劇王小槍連續合作的第三部劇。這對備受觀眾好評的“鐵三角”組合,每一次都能給觀眾帶來全新的敘事美學。
“刑偵劇在劇集市場上有天然的優勢,情節緊張、刺激,充滿懸念,是觀眾喜聞樂見的類型。但反扒題材近年來沒人接觸過,反扒警察也比較冷門和低調,這給了小槍比較大的創作空間。”制片人張海東表示。
而接連創作了《功勛》《對手》《縣委大院》《哈爾濱一九四四》等多部作品的王小槍,也希望能在刑偵劇這條賽道上另辟蹊徑。他表示:“我不想再重復市場上常見的掃黑或以命案為主線的傳統刑偵劇,希望能做一些創新和突破。”
為了讓故事和人物更加真實可信,王小槍深入公安局體驗生活,與反扒民警一起抓小偷。“我去了沈陽市公安局某刑警大隊,跟著他們一位支隊長,每天一起出工、一起吃飯。民警怎么想,小偷怎么想,當時花了很多精力去研究這些。我們現在劇里呈現出來的,基本都是那段時間得來的。”王小槍說道。
除此之外,《黃雀》還有眾多在火車車廂內的戲份。為此,劇組搭建了一個超過15000平米的棚景,里面有真實的火車頭以及三節模擬車廂。劇中最常用到的場景是2004年的火車站,劇組走遍了南方許多城市,最終把火車站的地點落在了長沙。“長沙火車站是我們找到的最接近我們想象的地點,我們在站內外拍了小一個月的時間,動用了1萬人次以上的群演,啃下了這塊硬骨頭。”張海東表示。
回憶與現實雙線交織
消失的“眼角膜”去哪兒了?
《黃雀》以反扒精英郭鵬飛為焦點,以1984—2000年和2004年的故事展開雙線敘事。每一集開篇,都會插入1984—2000年的時間線,層層揭開每個角色過去的經歷,在時間縱深中挖掘警匪故事更深層的意義。
在今晚即將播出的劇情中,郭鵬飛臨時收到調任,參與荔城火車站區域的反扒專項整治行動。火車上,一名旅客遺失了一瓶洗銀水,若被人誤食,后果將不堪設想。郭鵬飛和新人李唐帶著失主重坐火車,試圖通過情景再現的方式破案。在沒有任何線索的情況下,郭鵬飛能找到什么蛛絲馬跡嗎?沒多久,又一起盜竊案上演。醫生姜吉峰遭遇“仙人跳”,一支裝有眼角膜的手提箱不見了。由于眼角膜保存時間有限,上級領導要求十二日內破獲此案。消失的眼角膜究竟去哪兒了?今晚19:30,江蘇衛視每日鮮語幸福劇場《黃雀》,看“貓鼠游戲”步步緊逼,撥云見日真相漸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