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消金2024年凈利潤4.3億元,同比大幅下滑76.82%。
文/每日財報 匯水
興業消金的增長神話正面臨嚴峻挑戰。
近日,興業銀行發布2024年財報,旗下的興業消費金融股份公司(簡稱“興業消金”)業績大幅下滑,營收、凈利潤“雙降”,凈利潤降幅近八成。
自2014年起步,公司歷經八年時間實現營收突破百億大關,但近年來受宏觀經濟波動與消費市場信心不足影響,業務增長遭遇瓶頸,資產質量顯著下滑,不良貸款率持續攀升。并且,2024年興業消金完成了管理層大換血。
作為國內首家由股份制銀行控股的消費金融公司,興業消金在發展中遇到了哪些問題?
營收與凈利雙降
興業消費金融股份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注冊資本53.20億元,為興業銀行控股子公司,其持股比例為66%。經營范圍主要包括發放個人消費貸款、發行金融債券、向境內金融機構借款、境內同業拆借和經銀行業監管機構批準的其他業務。
財報顯示,興業消金2018年到2022年期間實現了顯著增長,尤其是在2022年,公司營收首次突破百億大關,達到101.35億元;凈利潤亦實現11.8%的增長,達到24.93億元。
然而,2023年興業消金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當年實現營業收入111.75億元,同比增長10.35%;凈利潤下降至18.55億元,同比大幅下滑25.6%。
進入2024年,興業消金的經營狀況進一步惡化,營收、凈利潤及資產規模等核心指標均出現收縮。
2024年興業消金實現營收100.67億元,同比下降9.91%。更為嚴峻的是,公司凈利潤僅為4.3億元,同比大幅下滑76.82%,這一數字幾乎回落至2018年的5.12億元水平。
來源:興業銀行財報
同時,興業消金的資產規模也呈現縮減趨勢。截至2024年末,公司總資產為821.22億元,較上年末減少5.12%;貸款余額亦下降至819.4億元,同比減少3.16%。
對于興業消費金融的業績下滑的原因,興業銀行年報中并未給出具體解釋。我們通過查閱中誠信國際發布的2024年興業消金跟蹤評級報告,并結合其資產規模的大幅縮減情況,可以大致推斷出,資產減值損失的急劇增加是導致其凈利潤下降的重要原因。
資產質量難題
根據中誠信國際發布的評級報告顯示,2021年至2023年間,興業消金的不良貸款余額從11.04億元翻倍至21.49億元,不良貸款率從1.90%增至2.49%。2023年末,逾期貸款余額為34.12億元,占總貸款的3.95%,同比上升0.65個百分點。
來源:中誠信評級報告
截至2023年末,興業消金的逾期貸款余額為34.12億元,占總貸款的3.95%,同比上升0.65個百分點。中誠信國際認為,由于逾期貸款在經濟走弱時較易轉化為不良資產,可能對其資產質量產生影響,未來仍需保持關注。
由于逾期貸款在經濟走弱時較易轉化為不良資產,可能對公司的資產質量產生影響,未來仍需保持關注。
撥備計提方面,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影響,隨著業務規模的逐步擴大,興業消金在2023年計提貸款及墊款信用減值損失65.62億元,同比增長53.82%;撥備費用在撥備前利潤中的占比為73.16%,同比上升16.66個百分點。
為應對不良率上升帶來的風險,興業消金選擇大規模甩賣資產包,甚至將部分不良貸款在以超低價格拋售。
根據銀登網信息,今年3月12日,興業消金同時發布2025年第3期至第8期不良資產(個人消費貸款)轉讓項目。其中,未償本息總額最大的是第8期不良資產包,達10.77億元,但項目起始價僅為1872萬元,相當于打0.17折。
來源:銀登網
與此同時,興業消金也在加速外部融資,2024年以來累計發行5期金融債券,合計規模為100億元,債券期限3年,募集資金主要用途便是補充公司的中長期資金,優化資產負債期限結構。
發展隱憂待解
2024年7月5日,國家金管總局泉州監管分局向興業消金開出170萬元罰單。具體處罰原因包括:未按規定及時終止與違規第三方機構的合作,合作機構管理不審慎,貸前調查關鍵環節外包,違規改變信用保證保險賠付條款,貸款“三查”不到位,貸款資金被他人歸集使用并償還。對時任興業消金昆侖業務部總監蔡成鋼給予警告。
(來源:國家金融監管總局)
同時,興業消金面臨的消費者投訴也在不斷增加。截至4月9日,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共計有3475條投量。其中,多位用戶反映興業消金利息不合理、借款合同與宣傳不同、暴力違規催收等問題。
此外,興業消金長期以線下自營為主,運營成本較高。近年公司持續優化渠道布局,力促線上、線下均衡發展。數據顯示,2020年~2023年間,興業消金線下貸款余額占比從96.08%壓縮到了71.33%。然而,線上轉型面臨諸多困難,如線上渠道流量競爭激烈,獲客成本高,轉化率低,且利率受監管壓制,利潤空間被壓縮,導致線下收縮、線上又未有效承接的局面,未來業務規模增長面臨限制。
隨著市場參與者增多導致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除傳統的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外,互聯網平臺旗下的消費金融業務、區域性小貸公司都在爭奪消費信貸市場。此種格局直接推高了獲客成本,進一步壓縮了行業的利潤空間。
2024年,興業消金迎來了一次重大的人事變動。原董事長鄭海清、總經理林春因工作調整原因相繼辭任,戴敘賢接任董事長,劉慶華出任總裁。兩人均在興業銀行體系內擁有豐富的任職經驗。
面對多重挑戰,興業消金新領導團隊將如何重塑競爭力,以及能否帶領興業消金走出當前困境,我們將持續關注。
丨每財網&每日財報聲明
本文基于公開資料撰寫,表達的信息或者意見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圖片素材來源于網絡侵刪。
內容投稿:meiricaibao@163.com
電話:010-64607577
手機(微信):15650787695
投資者交流群:公號內留言微信號,由群主添加入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