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資陽市安岳縣積極探索農業發展新路徑,結合中藥材種植稟賦,積極推廣糧藥間種、套種、輪種等模式,力求讓同一塊土地既產糧食又產藥材,努力在裝滿“糧袋子”的同時鼓起老百姓的“錢袋子”。
村民們正在采收黃精。潘政吉攝
4月14日,在資陽市安岳縣長河源鎮長團社區,仿佛置身一幅生機勃勃的豐收畫卷。連片的玉米、黃精套種田間,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數十名村民正躬身其間,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黃精采收工作,歡聲笑語回蕩在田野上空。
在現場,村民們分工明確、配合默契。他們有的手持鋤頭,小心翼翼地將黃精從土里挖出,動作嫻熟又利落;有的則忙著將挖出的黃精抖落泥土,整齊地碼放在一旁。汗水濕透了他們的衣衫,可手中的動作卻絲毫沒有停歇,每個人都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之中。
據悉,黃精是一種藥食同源的珍貴植物,在中醫藥領域擁有悠久的應用歷史。它不僅能補氣養陰、健脾潤肺,還對提高免疫力有顯著功效?;刎撠熑岁惪撕澭跗鹨恢旮o肥厚的黃精,泥土順著指縫簌簌落下,他滿臉笑意地說:“黃精生長周期至少要3 - 4年,才能保證其藥效和質量,目前正是采收的好時節!”
陳克海說,這片80畝的標準化糧藥套種基地自2021年發展以來,歷經4年精心培育,今年終于迎來首個黃精采收季。預計鮮黃精產量超48萬斤,產值突破250萬元。他指著套種田解釋道:“黃精喜陰,玉米可為黃精遮陰,黃精肥料又反哺玉米,省下了成本不說,資源利用率還噌噌往上漲!”這一模式既保障了糧食生產,又讓藥材品質更優,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村民們笑著展示手中的黃精。潘政吉攝
在采收現場,正在分揀黃精的村民劉福容擦了把汗,面前黃精堆成小山。她一邊忙碌一邊說:“每天能掙60元,家門口上班比外出打工強多了。”據悉,該基地已帶動周邊150余戶村民參與務工,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增收。
陳克海在現場來回穿梭,仔細查驗著黃精的品質,眼神中透露出對這片土地的熱愛。他透露,明年將繼續擴大產業規模,力爭將玉米、黃精套種產業培育成長河源鎮的特色產業,讓更多農田變身“萬元田”,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強動能。
糧藥套種模式不僅讓土地煥發出新的活力,更讓村民們的生活過得更加紅火。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村民們用勤勞的雙手收獲著豐收的喜悅,一幅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美好畫卷正徐徐繪就。(潘政吉、艾蘭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