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齊倩】特朗普政府上任后持續威脅歐洲,如今又施壓歐洲在中美技術之間“選邊站”。
據英國《金融時報》4月15日報道,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主席布倫丹·卡爾接受采訪時,在衛星技術領域打起了“中國牌”。卡爾施壓歐洲選用星鏈技術,為達目的,在此議題上強扯中國。采訪中,他指責歐洲正“夾在”中美之間猶豫不決,并聲稱“中國崛起”是西方共同威脅。
美國總統特朗普參加活動 資料圖
卡爾告訴英國《金融時報》,他認為歐洲“夾在”華盛頓和北京之間,并宣稱,在人工智能和衛星技術領域,在那些選擇中國的國家與那些選擇美國的國家之間,將出現“巨大分歧”。
卡爾表示:“如果歐洲可以擁有自己的衛星,那就太好了,我認為越多越好。但更廣泛地說,我認為歐洲有點夾在美國和中國之間。現在是時候做出選擇了。”隨即,卡爾繼續陳詞濫調,聲稱“西方民主國家盟友”需要“關注真正的長期威脅:中國崛起”。
據介紹,卡爾是特朗普堅定支持者,曾參與撰寫美國右翼智庫“傳統基金會”發布的特朗普政府藍圖“2025計劃”。此外,卡爾與馬斯克長期保持著良好關系。
卡爾認為,歐洲監管機構對美國科技公司存在“偏見”,同時指責歐盟委員會采取“保護主義”和“反美”態度。 談及歐盟國家對于馬斯克旗下星鏈技術的疑慮時,他說,政治似乎正在影響長期決策,這“令人遺憾”。他還宣稱,中國的衛星技術“更值得令人擔心”。
今年早些時候,卡爾出席國會提名確認聽證會 視頻截圖
報道稱,在卡爾發表上述言論之際,歐洲各國政府和一些歐洲公司正在考慮星鏈是否是一個可靠的合作伙伴。在此之前,馬斯克和特朗普政府曾威脅要切斷星鏈在烏克蘭的服務。
目前,英國電信公司BT等公司正在將星鏈的技術試用于移動或寬帶服務,但都尚未與星鏈簽署全面協議。歐盟方面則表態稱,歐盟“應該資助烏克蘭(軍方)使用歐盟商業提供商提供的服務”。不過,有專家警告稱,盡管前景樂觀,但目前還沒有任何歐洲網絡能夠與星鏈的產品競爭。
歐盟委員會發言人此前回應表示,歐盟委員會“始終并將繼續對所有在歐盟運營的公司公平、無歧視地執行法律,完全遵守全球規則”。
與此同時,卡爾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還施壓諾基亞和愛立信等歐洲電信公司應該將更多的制造業務轉移到美國,以免受關稅打擊。 諾基亞和愛立信是美國最大的移動網絡基礎設施設備供應商。
卡爾表示,美國產業政策存在一個歷史性的“錯誤”,導致沒有一家重要的美國公司在電信供應商市場上具有競爭力。他說,“我不喜歡我們現在所處的狀況” ,同時許諾稱,如果這些公司遷往美國,他將“考慮”加快其新技術的監管審批速度。
卡爾是特朗普的長期盟友 美媒
卡爾重提“中國威脅論”。但諷刺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后,把美歐跨大西洋關系攪得一團糟。
今年2月,美國副總統萬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表示,“我擔心的是來自內部的威脅”。他當時說,歐洲面臨的真正威脅并非來自中俄等外部勢力,而是歐洲自身內部對其“最基本價值觀”的背離。
這些尖銳而對抗性的言論令在場聽眾“目瞪口呆”。英國《衛報》指出,這表明,跨大西洋鴻溝正在加深,美歐不僅僅是對俄羅斯持不同看法,還在價值觀和民主等更深層次問題上存在巨大的分歧。歐洲各國政府已經無法掩蓋這種分歧。
此外,據《金融時報》日前報道,由于特朗普政府收緊移民和入境政策,同時對歐洲國家施壓關稅和安全威脅,美國旅游業遭受嚴重沖擊,前往美國的歐洲游客數量急劇下降。
因特朗普的各項政策,居住在巴黎的英國退休人員保羅·哈靈頓取消了明年前往華盛頓特區的行程。他說:“我現在正在邀請我的美國朋友來巴黎。特朗普下臺之前,我不會踏進美國。”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