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陽市融媒體中心
4月15日,簡陽“蜀之東籬”羊肉湯隨“蓉品出川出海”活動亮相于在海南舉辦的第五屆消博會。羊肉湯選國家級肉羊新品種簡州大耳羊為主料,湯白似乳,肉質鮮嫩,清香爽口且食之不膩,獲眾多青睞。同時,也讓與會嘉賓對簡州大耳羊興趣濃厚。
四月的陽光,溫暖而明媚。在簡州大耳羊現代農業園區位于平泉街道太陽村的簡陽空港農發集團四川簡州空港農業科技投資有限公司簡州大耳羊養殖基地,一只只羊體格高大,耳朵大而下垂,在整潔寬敞的圈舍里向陽生長。
基地飼養員、太陽村村民周華東正用該公司種植有著“風吹麥浪燕麥香”美譽的“甜干草”燕麥制作“餐食”,見他“上菜”,一只只簡州大耳羊伸長脖子咩咩地等待“甜蜜開席”。當然,周華東這份“投食”,也讓自己實現了“就近就業”。像周華東這樣在基地共育簡州大耳羊的村民還有40多人。
平泉街道太陽村村民
周華東:
我是從去年6月份來的這個羊場,離家近,方便。
簡州大耳羊是由努比山羊與簡陽本地山羊雜交培育形成的肉用山羊新品種,具有生長速度快、產肉性能優良、繁殖性能高、體格大、遺傳性能穩定、耐粗飼、適應我國南方亞熱帶氣候條件等優勢,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培育的第二個肉羊品種,被譽為“天府十寶”,更成為簡陽羊肉湯的品質保證。中央電視臺曾以“一鍋湯熬掉50萬只羊”宣傳報道簡陽羊肉湯,簡陽羊肉湯的出圈帶動了簡州大耳羊產業的發展壯大。
為熬一鍋湯,簡陽空港農發集團著力養好這頭羊,補齊簡州大耳羊養殖鏈條短板,建成了國內規模最大的簡州大耳羊的“家”——原種場、擴繁場、育肥場共5個養殖場,約18000平方米,現存欄簡州大耳羊約4000只,年出欄2500余只,形成了從原種保護、擴繁選育到商品育肥的完整的養殖產業鏈,并與平泉街道太陽村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每年村集體經濟組織保底分紅約40萬元,農民增收約170萬元。同時,通過與四川省畜科院、四川農大、西南民大等院校合作,開展“山羊湖羊新品種新品系培育及良繁”“簡陽市十萬只羊高質量創新產業體系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等課題、項目,積極推動“簡州大耳羊”產業向現代化、科學化發展。
四川簡州空港農業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技術員 熊玉龍:
目前我們簡州大耳羊羊場采用的選育方法是運用現代動物遺傳育種理論和分子生物學技術,采用群體繼代選育方法,通過2月齡、6月齡以及周歲羊的年齡來測定羊的各項指標,確定羊的身形、頭型、顏色以及它符合是否種羊的標準。通過這套選育法選育出來的種羊具有抗病能力強、生長速度快、耐粗飼、產肉性能高等特點。
據了解,簡陽空港農發集團“種—養—繁—加—銷—餐飲”的全產業鏈條已具雛形。簡州大耳羊是簡陽的特色農業產業,破題“有優勢農產品,無優勢品牌”,簡陽空港農發集團走“羊”光大道只是簡陽以鏈式思維促進產業提質的一個縮影。
簡陽正堅持“產業化”發展,深入實施現代都市農業產業集群培育提升行動,抓好簡州大耳羊現代農業園區提檔升級,引育一批“鎮園之寶”企業;依托“智慧化”賦能,借智借力川農大、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校力量,大力推進簡州大耳羊品系選育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簡陽農業“智能大腦”;推進“市場化”運營,加大簡州大耳羊精深加工產業扶持力度;加強“品牌化”建設,打造全國知名的羊肉、羊肉湯“簡陽品牌”。目前,已有國家級羊核心育種場、羔羊工廠化育肥技術、富硒雪花羊肉生產工藝,以及以“供應種源、賒銷飼料、定價全部包回收羔羊”為主要內容的帶動農戶養羊增收致富新模式,還注冊簡州大耳羊為活動物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簡州大耳羊現代農業園區成功創建成都市三星級現代農業園區,廖世和馬厚德還建立了工廠生產羊肉湯。
從一只羊到一條產業鏈,簡陽正充分挖掘簡州大耳羊這只“土特產”潛力,激活簡陽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一池春水”,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繪融合發展的好“豐”景。
記者 | 谷航 曹禮芹 樊九思
編輯 | 鄭玥嵐
責編 | 曹禮芹
審核 | 李艷敏
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如有涉及版權、新聞線索等事宜請聯系028—27222000
喜歡就鼓勵小陽一個點贊↓+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