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 聲明:本虛擬文章僅為創作產物,不針對特定個人或團體。內容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爸,我不想去那個國企。"李陽低著頭,聲音卻堅定。
"你說什么?這可是我托了多少關系才給你找的工作!"李明強拍案而起,青筋暴起。
"我有自己的規劃。"李陽抬起頭,眼神堅定。
"什么規劃?整天抱著手機,幫人買買買?這叫規劃?"
李陽深吸一口氣:"總之,我不會去上班。請相信我,我能行。"
01
初夏的陽光透過窗簾細縫灑入客廳,李明強坐在沙發上,緊鎖的眉頭和抿成一條線的嘴唇,彰顯著他此刻的心情。
茶幾上放著一杯早已涼透的茶,而他的目光始終停留在墻上那張嶄新的大學畢業照上。照片中的李陽身著學士服,笑容燦爛,充滿朝氣。
"都畢業一個月了,還整天窩在家里玩手機,一點都不像個大學生。"李明強低聲嘀咕著,聲音里滿是失望。
這天是周末,王麗正在廚房準備午餐,鍋鏟與鍋碗碰撞的聲音與電視新聞的播報聲交織在一起。
李明強抬手將電視音量調低,眼神不自覺地瞟向樓上兒子的房間。
李陽自從上個月從經濟學院市場營銷專業畢業后,婉拒了父親費盡心思為他聯系的國企職位,聲稱要自己闖一闖。
起初,李明強以為兒子只是畢業后的短暫迷茫,需要調整心態。
但一個月過去了,李陽除了偶爾出門,大部分時間就是對著手機和電腦,說是在"做生意"。
"明強,別總盯著陽陽,他大學成績不錯,又是學市場營銷的,應該有自己的想法。"王麗端著一盤炒青菜從廚房走出,輕聲勸導丈夫。
李明強嘆了口氣:"麗子,我這不是擔心嗎?現在找工作多難啊,國企多穩定,福利也好,我好不容易托關系給他找來的機會,他居然說不去。"
"年輕人有自己的想法很正常,再說他也沒閑著。"王麗放下菜,在丈夫身旁坐下,"每天忙得很,我看他手機上全是各種訂單信息。"
"那些代購算什么正經工作?"李明強語氣中帶著不屑,"前幾天還看他給人買口紅,堂堂七尺男兒,干這種事情像什么話?"
正說著,樓梯傳來腳步聲,李陽背著雙肩包匆匆下樓。他穿著簡單的T恤牛仔褲,看起來精神煥發。
"爸,媽,我出門一下,有幾個包裹要去郵局寄。"李陽一邊系鞋帶一邊說道。
李明強皺起眉頭:"又是給人代購?你那個大學同學托的關系工作快過期了,你還有一周時間考慮。"
李陽站直身體,臉上露出無奈的笑容:"爸,我們已經討論過這個問題了。我不想進國企,我想走自己的路。"
"你現在這樣叫走自己的路?"李明強聲音提高了幾分,"整天幫人買買買,這算什么正經工作?"
"代購只是開始,爸。"李陽解釋道,"我在積累資源和經驗,我有更大的計劃。"
王麗趕緊打圓場:"好了好了,先吃飯吧。陽陽,你待會出門晚點回來,多給你爸媽帶點菜。"
李陽點點頭,看了眼手表:"媽,不好意思,我得趕緊去郵局,下午還約了幾個客戶。晚上我會早點回來。"
說完,他快速出門離去,留下李明強在客廳里搖頭嘆氣。
"你看看,連頓飯都坐不下來好好吃,整天忙些什么啊?"李明強埋怨道。
王麗拍拍丈夫的肩膀:"孩子有沖勁是好事。別著急,給他點時間。"
李明強不再多言,但心里的憂慮卻越發深重。他苦心栽培兒子,望子成龍,卻沒想到大學畢業后會選擇這樣一條在他看來毫無前途的道路。
接下來的日子里,李陽每天早出晚歸,家里幾乎成了他的臨時倉庫。
各種包裹不斷進進出出,客廳的一角堆滿了準備郵寄的商品,從化妝品到電子產品,從零食到服裝,種類繁多。
一天晚飯后,李明強終于忍不住,攔住了正準備回房間的李陽。
"陽陽,坐下,我們好好談談。"李明強指了指沙發,語氣中透著不容抗拒。
李陽放下手機,乖乖坐下:"爸,有什么事?"
"你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啊。"李明強直截了當地說,"幫人代購能有什么前途?賺點小錢而已,長久不了。"
李陽雙手交叉放在膝蓋上,沉思片刻后說道:"爸,我知道您擔心我,但這不只是簡單的代購。我在構建自己的客戶網絡和供應鏈,這是我創業的第一步。"
"創業?"李明強語氣中充滿懷疑,"你知道創業有多難嗎?你有資金嗎?有人脈嗎?有經驗嗎?"
"我正在積累這些。"李陽耐心解釋,"大學四年我建立了不少人脈,特別是留學生群體。他們需要國內的商品,而國內的親友需要海外優質產品,我就是中間的橋梁。"
李明強搖搖頭:"這種小打小鬧能維持多久?你想過以后嗎?"
"爸,互聯網時代不一樣了。"李陽眼中閃著堅定的光芒,"跨境電商是未來的趨勢,我的市場營銷專業知識正好能用上。請給我一年時間,如果一年后我沒有成果,我就聽您的。"
02
李明強看著兒子認真的表情,內心稍微軟化了一些,但還是不放心:"一年后你要是還是這樣,別怪我不客氣。"
"謝謝吧!我不會讓你失望的。"李陽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
王麗在一旁聽完他們的對話,松了口氣,暗自慶幸丈夫終于愿意給兒子一些空間和時間。
就這樣,李陽正式開啟了他的"代購創業"之路。他利用大學期間積累的人脈,特別是那些留學生朋友,為他們帶回國內的特色商品,從小吃零食到手工藝品,應有盡有。
同時,他也為國內的親友代購海外的優質商品,從化妝品到奢侈品,服務范圍不斷擴大。
李陽很快發現,自己需要一個更專業的工作空間。家里的空間有限,商品堆放雜亂,也影響了家人的日常生活。
經過仔細考慮,他決定租一個小型倉庫作為工作室。
"爸,媽,我找到了一個小倉庫準備租下來,月租金兩千,用來存放和整理商品。"李陽在一次晚飯時宣布。
"兩千?你哪來的錢?"李明強驚訝地問。
李陽自豪地回答:"這兩個月我已經賺了一萬多了,足夠支付房租和擴大業務。"
李明強雖然還是不太相信兒子的選擇,但看到他確實在認真做事,也就不再多說什么。
王麗則暗自為兒子的進取心感到高興,在一旁默默支持。
搬入新的工作室后,李陽的業務開始迅速擴張。他不再局限于熟人介紹,開始在各大社交平臺上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推廣自己的代購服務。
他細心記錄每一位客戶的喜好和需求,定期推送適合他們的新品信息。
這種個性化的服務很快贏得了客戶的信任和好評。
每天早上,李陽都會早早起床,檢查新收到的訂單和詢問。上午通常是他處理訂單和聯系供應商的時間,下午則是打包和郵寄商品,晚上他會花時間研究市場趨勢和尋找新的優質商品。
盡管工作繁忙,李陽卻樂在其中。每完成一單訂單,受到客戶的好評,他都感到一種成就感。這種感覺是他在學校時從未體驗過的。
但是,家里的氣氛依然有些緊張。李明強雖然不再直接干涉兒子的選擇,但每次親友聚會,當被問到兒子的工作時,他總是含糊其辭,有時甚至會轉移話題。這種尷尬的情況讓李明強感到沮喪和失落。
一次家族聚會上,李明強的大哥直接問起了李陽的工作情況。
"明強,聽說你兒子大學畢業了,在哪工作呢?"李大哥一邊給李明強倒茶,一邊隨口問道。
李明強手中的筷子頓了一下,臉上勉強擠出一絲笑容:"他啊,現在自己創業呢,做電子商務。"
"哦?不錯啊,現在年輕人都喜歡創業。"李大哥點點頭,又追問,"具體做什么項目?"
李明強支支吾吾:"就是...網上買賣東西,具體我也不太懂。"
坐在一旁的王麗見狀,趕緊接話:"是啊,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我們老一輩也不懂這些新興行業。"
李大哥似乎察覺到了什么,不再追問,轉而聊起了其他話題。但李明強的心里卻沉甸甸的,他為兒子的職業選擇感到無法向親友交代。
回家的路上,李明強沉默不語。王麗知道丈夫在想什么,輕聲安慰道:"孩子才剛起步,給他點時間吧。"
李明強嘆了口氣:"我不是不給他時間,只是...這種幫人買買買,能有什么出息?早知道當初就該逼他去國企上班。"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王麗握住丈夫的手,"我相信陽陽,他一直是個有主見的孩子。"
李明強沒有再說什么,但心里的擔憂并未減少。
03
隨著時間推移,李陽的業務量越來越大,工作室里的商品周轉速度也越來越快。
他開始感受到一個人的精力有限,需要尋找幫手。
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邀請大學時的好友張曉加入,共同經營這個日益擴大的代購業務。
張曉畢業后一直在一家外貿公司工作,對進出口流程和外語都很擅長。
當李陽向他提出合作邀請時,張曉猶豫了一陣,但看到李陽的業務狀況后,決定辭職加入。
有了張曉的加入,李陽的業務范圍進一步擴大。張曉負責處理海外供應商的聯系和溝通,而李陽則專注于國內市場的開拓和客戶維護。
兩人分工明確,配合默契,業務發展速度令人驚訝。
一天晚上,李陽接到一個特殊的代購請求。一位自稱陳先生的客戶,通過朋友介紹聯系上了他,希望能幫忙購買一款在國外限量發售的高端手表,價格不菲,且需要在三天內送達。
"陳先生,這個時間真的很緊張,而且這款手表在國內很難買到。"李陽在電話那頭解釋道。
"李先生,我聽說你的代購服務很專業,所以特意找到你。"陳先生的聲音沉穩有力,"價格不是問題,只要能按時拿到。這對我很重要,是送給一個重要客戶的禮物。"
李陽思考片刻,回答道:"我會盡力而為。您可以先支付一半的定金,我立即著手處理。"
掛斷電話后,李陽立即聯系了自己在日本的朋友,詢問這款手表的情況。得知在東京的一家專賣店還有少量庫存后,他做了個大膽的決定——親自飛往日本取貨。
"你瘋了嗎?為了一塊手表飛日本?"張曉聽到這個計劃后,驚訝地問道。
李陽鎮定地解釋:"這不僅僅是為了一塊手表。這是建立信譽和拓展高端客戶的機會。陳先生聽起來不是普通人,如果能給他留下好印象,未來可能帶來更多商機。"
就這樣,李陽匆忙辦好簽證,飛往日本。他順利買到了那款限量手表,同時也采購了一批日本當地的熱門商品。回國后,他親自將手表送到了陳先生指定的地址——一棟位于市中心的高檔辦公樓。
電梯直達頂層,李陽走進裝修豪華的辦公室,一位身著筆挺西裝的中年男子站在落地窗前,背對著他。
"陳先生,您好。我是李陽,手表已經按您要求帶來了。"李陽禮貌地說道。
中年男子轉過身,臉上帶著微笑:"李先生,真準時。聽說你專程飛了趟日本?"
"是的,這款手表確實很難買到,我想確保萬無一失。"李陽將精美的盒子遞過去。
陳先生打開盒子,滿意地點點頭:"很好,你的效率和敬業精神令人印象深刻。"
他走到辦公桌前,拿出支票簿:"除了約定的費用,我想額外給你一些獎勵。"
李陽連忙擺手:"不必了,這是我的工作。能滿足您的需求是我的榮幸。"
陳先生看著李陽,眼神中閃過一絲贊賞:"李先生,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和我詳細聊聊你的代購業務?"
就這樣,兩人坐下來,進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談。陳先生原來是一家跨境電商平臺的創始人,公司業務遍及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
他對李陽的經營理念和服務態度非常欣賞,當場就提出了合作邀請。
"李先生,我想邀請你成為我們平臺的特邀買手,負責精選海外商品。我們可以提供更廣闊的客戶群體和更完善的物流支持,你只需要專注于挑選優質商品。"陳先生真誠地說道。
李陽心跳加速,這是他夢寐以求的機會:"陳總,這個提議太誘人了。不過我需要了解更多細節。"
"當然,"陳先生遞給他一張名片,"明天來公司詳談。我相信,憑你的眼光和專業度,一定能在我們平臺上大展拳腳。"
離開陳先生的辦公室,李陽內心激動不已。這次偶然的合作,可能將徹底改變他的職業軌跡。
04
第2天, 李陽與張曉一起前往陳總的公司,詳細了解了合作模式和條件。
陳總提供的條件非常優厚:給予他們在平臺上的特殊展示位置,提供專業的物流和客服支持,還允許他們保持自己的品牌標識。
作為回報,他們需要定期為平臺提供精選的海外商品,并確保商品的質量和真實性。
經過深思熟慮,李陽和張曉決定接受這個提議。他們在陳總的平臺上開設了名為"環球優選"的專區,專門提供來自世界各地的精選商品。
憑借他們對市場的敏銳嗅覺和對客戶需求的精準把握,"環球優選"很快成為平臺上最受歡迎的專區之一。
隨著業務的擴大,兩個人已經無法應對日益增長的訂單量。李陽決定擴大團隊,招募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和專業知識的人才加入。
他制定了一套嚴格的商品甄選和品控體系,確保每一件通過"環球優選"售出的商品都符合最高標準。
團隊從最初的兩人迅速擴大到十人,每個人負責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商品采購和質量控制。
李陽利用自己的市場營銷專業知識,為"環球優選"打造了獨特的品牌形象和營銷策略,吸引了大量忠實客戶。
而在家里,李明強依然對兒子的職業選擇持懷疑態度。盡管李陽已經很少在家里談論工作的事情,但李明強通過各種渠道還是了解到,兒子似乎真的在代購行業做出了一些成績。
"麗子,你說陽陽真的能靠這個養活自己嗎?"一天晚上,李明強坐在床邊,輕聲問妻子。
王麗放下手中的書,微笑著說:"你沒發現他最近很少回家嗎?聽他說是工作太忙了。我覺得他做得不錯,至少比在國企朝九晚五有干勁多了。"
李明強嘆了口氣:"我就是擔心這種生意不穩定。現在年輕人喜歡玩這些新鮮事物,但能堅持多久呢?"
"給他點信任吧。"王麗勸道,"他畢竟是我們的兒子,有我們的基因,不會做沒把握的事情。"
李明強默默點頭,但內心的擔憂并未完全消散。
轉眼間,李陽的代購業務已經運營了半年。這天,他久違地回到家里吃晚飯,看起來精神煥發,雖然臉上帶著些疲憊,但眼神中的自信和滿足感是李明強從未見過的。
"兒子,最近工作怎么樣?"晚飯時,李明強試探性地問道。
李陽放下筷子,笑著說:"挺好的,爸。團隊現在有十個人了,每個月的訂單量突破了三千單。"
"十個人?"李明強驚訝地問,"你開公司了?"
"還沒有正式注冊,但已經在籌備了。"李陽解釋道,"我們和一家跨境電商平臺合作,負責為他們提供精選商品。最近業務增長很快,可能很快就需要更大的辦公場所了。"
李明強和王麗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訝和欣慰。
"那...收入怎么樣?"李明強忍不住問道,這也是他最關心的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