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梁某某系豐都縣江池鎮脫貧戶,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但未辦理退休,也未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豐都縣江池鎮人民政府(簡稱豐都縣江池政府)依據豐都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簡稱豐都縣人社局)的《豐都縣村級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辦法(試行)》,于2022年1月4日以甲方名義與乙方梁某某、丙方鄒家村村委會簽訂勞務協議,約定:甲方安排乙方到丙方處進行公路清掃保潔工作,丙方為實際勞務用工單位;由甲方每月支付乙方勞務費1700元;若發生人身傷害工作事故,按甲方為乙方購買的商業保險相關待遇處理,甲方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和費用。協議簽訂后,梁某某在協議約定工作范圍內從事公路清掃保潔工作,工資由豐都縣江池政府按月發放。2022年8月22日9時許,梁某某在掃地時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死亡。第三人李某(系梁某某丈夫)于2022年9月21日向豐都縣人社局提交《工傷認定申請表》,該表載明:梁某某在從事公路清掃保潔工作中突發疾病死亡,豐都縣江池政府在用人單位意見處落款“情況屬實”,并由副職領導簽字并加蓋公章。同時提交鄒家村村委會出具的證實梁某某在從事公路清掃保潔工作時突發疾病死亡的證明。豐都縣人社局受理后進行了調查核實,根據查明的事實及佐案證據,認為梁某某突發疾病死亡屬于視同工傷范圍,予以認定為視同工傷,由豐都縣江池政府承擔工傷主體責任。豐都縣江池政府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撤銷認定工傷決定書。
重慶市涪陵區人民法院于2023年6月30日作出(2023)渝0102行初117號行政判決:駁回豐都縣江池鎮人民政府的訴訟請求。宣判后,當事人未提出上訴。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
來源:(2023)渝0102行初117號
爭議焦點
梁某某突發疾病死亡是否屬于視同工傷范圍?
裁判要旨
法院生效裁判認為:公益性崗位的開發管理應兼顧政策落實的重要性、待遇保障的合理性以及崗位管理的規范性。當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的合同內容與名稱不一致時,應當以該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內容確定合同的性質。豐都縣江池政府與梁某某雖簽訂的是“勞務協議”,但從工作安排、工資支付的情況看,豐都縣江池政府與梁某某之間實際形成用人單位的用工意愿和勞動者的勞動意愿相結合的勞動關系。其次,豐都縣江池政府作為基層國家行政機關和用人單位,應當知曉工傷認定的相關法律規定,其以書面形式對梁某某在工作中突發疾病死亡的事實予以認可,后又在未提供充分證據的情況下否定前述事實,這有悖于誠信政府建設的初衷。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九條第二款規定,職工或者近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雖然豐都縣江池政府主張梁某某在事發當日未簽到上崗、未報備從事工作,并在工傷認定期間提供了《關于公益性崗位梁某某死亡陳述意見的函》,但結合鄒家村村委會出具的證明及豐都縣人社局通過查看案件現場、查閱相關資料、詢問相關人員等方式對案件事實進行的調查情況,豐都縣江池政府舉示的證據不能達到其證明目的,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因此,豐都縣人社局認定梁某某突發疾病死亡屬于視同工傷,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符合法定程序。
公益性崗位是指各類用人單位開發并經人力社保部門認定,用于過渡性安置就業困難人員的崗位。開發公益性崗位不僅有助于健全和完善就業援助體系、緩解困難群體就業壓力,還有利于緩和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案通過對公益性崗位用工合同進行全面審查,從用工合同的實際權利義務內容著手,切實保障勞動者及其親屬合法權益,指出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監督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引導用人單位積極履行用工主體賠償責任,是人民法院在行政審判中發揮司法監督作用、助推法治政府和誠信政府建設的生動體現。
圖文源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