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楊林宋 孔天驕)4月以來,多地已經開展第十批國采中選落地相關工作。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檢索發現,目前已有天津、江西、山東等8省明確執行時間,大批國采中選產品將落地公立醫療機構。同時,為了解決基層醫療機構藥品配備不足的問題,多省推進集采藥品“三進”政策——“進村衛生室、進民營醫療機構、進零售藥店”,加速集采藥品下沉基層。
4月15日,天津市小王莊鎮村民周芳(化名)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感慨,“現在我們出門就可以買到集采藥品。我剛在村衛生室花了1.9元買到了降脂藥阿托伐他汀,以前我得去鎮衛生院或者市醫院買,這下省了我來回奔波。”
2024年11月27日,湖南省湘潭市集采藥品“進零售藥店”試點藥店店員協助市民在集采藥品專區購藥。熊婷攝
2024年12月10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聯合發布《關于完善醫藥集中帶量采購和執行工作機制的通知》,從集采藥品耗材的進院、使用、監測、考核、反饋等環節提出細化措施。其中,在進院使用方面,鼓勵村衛生室、民營醫療機構、零售藥店參加集采,方便群眾就近購買中選藥品。目前,已有江西、陜西、湖南等多省發布集采藥品“三進”實施方案,打通購買集采藥品“最后一公里”。
“‘三進’政策讓患者用藥更便捷,通過增加購藥渠道,基層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配備集采藥品后,患者不用再像以前那樣,為買集采藥品專門去大醫院,在家門口的藥店、民營醫院或村衛生室就能買到。”4月15日,北京中醫藥大學衛生健康法治研究與創新轉化中心主任鄧勇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同時,集采能夠幫助基層豐富藥品供應種類,滿足不同疾病治療需求,有助于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質量和治療效果。
4月15日,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廖藏宜向記者表示,集采“三進”政策鼓勵地方結合實際創新路徑,最后推進村衛生室納入醫保定點,這是從制度上保障基層機構愿意采購、使用集采藥品,推動集采藥品在基層“用得上、用得順”。
藥品“三進”之后,相應的配套措施也應當到位。“首先要做好藥品供應保障工作,同時建立應急供應機制,應對可能出現的藥品短缺情況。其次做好價格監管工作,例如江西省規定參加集采藥品‘三進’行動的藥店加價不得超過中選價格順加15%,醫保部門要加強價格監測,建立價格預警機制,對違規加價行為嚴肅處理。最后,還需強化對集采藥品的質量監管,建立健全藥品追溯體系和不良反應監測機制。”鄧勇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