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法官,被拖欠了這么久的工資終于拿到了!”近日,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市民白某、李某某等四人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區人民法院法官和調解員的幫助下,順利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資。原來,2024年11月,白某、李某某、趙某某、白某某四名職工滿懷期待地入職內蒙古某科技有限公司,然而入職后,公司不僅未與她們簽訂勞動合同、未繳納社會保險,還無故拖欠工資,累計達1.9萬余元。四名職工多次索要工資,均以無果告終,無奈之下,她們選擇向玉泉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尋求法律的幫助。玉泉區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迅速啟動高效的糾紛解決機制,將案件委托至玉泉區勞動爭議訴調工作室。訴調工作室選派了經驗豐富的調解員為接手案件,經過調解,雙方達成一致意見,白某、李某某等人最終順利拿到了工資。
這是該院化解勞資糾紛優化營商環境一個縮影。
據了解,為化解勞資糾紛,優化營商環境,近年來,玉泉區人民法院積極創新工作舉措,走出了一條源頭治理“疏淤”、能動司法布局、釣參與協同提速的新路徑。
源頭治理
構建和諧“薪視界”
“勞資關系就像是魚與水的關系,勞資關系不和諧,不但會損害農民工的利益,而且會阻礙企業發展。”玉泉區人民法院行政庭庭長李雅杰說,許多勞資關系面臨“兩難”境地。一邊是企業用工難,工人不服從管理一走了之。另一邊則是農民工討薪難,公司拖欠工資,老板失聯讓工人安全感驟降。
為了提升企業和農民工的法治意識,從源頭上減少勞資糾紛。玉泉區人民法院堅持做好“前哨站”,采取內外兼修的優化方式,從內部著手深入企業“把脈問診”,針對案件審理中發現的合同瑕疵釋法說理、予以警示,如果在調解、審理中,發現糾紛高發的企業,則點對點指導,幫助整改。
減少勞資糾紛不僅要引導企業規范用工,農民工也要提高法律意識,從源頭上減少討薪案件的發生。玉泉區人民法院還從外部加大宣傳幫助農民工提升法治意識,制作針對性強的普法宣傳材料,幫助農民工辨別合同,了解自身合法權益,同時利用節慶日等特殊節點與深入商超、公園等地走訪宣傳。
幾番操作下來,如今玉泉區人民法院已有多位法官成長為普法能手。經過他們的努力,玉泉區人民法院勞動糾紛化解機制成效初顯。
多元化解
跑出解紛“加速度”
“農民工的薪資不能等也等不起,討薪案件必須把效率提上去,成本降下來。以前我們單打獨斗力量有限,現在我們與司法局、人社局、工會勞動仲裁等單位聯動,形成合力,質效大幅提升。”玉泉區人民法院行政庭庭長李雅杰說。
據了解,為了快速解紛,玉泉區人民法院將勞資糾紛案件納入綠色通道,及時委派勞動爭議訴調工作室先行調解,同時聯系相關部門為有需求的勞動者提供法律援助。
為不斷深化勞動爭議案件多元化解機制,玉泉區人民法院強化與轄區人社、工會、司法、勞動仲裁等單位聯動銜接,通過“法院+人社”“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工作室等機制,定期組織開展糾紛共治座談會,主動指導開展勞動爭議苗頭性問題化解工作,通過上門走訪、電話聯絡等形式指導調解,共同推動勞動爭議實質化解。
經過數年努力,玉泉區人民法院與轄區多家單位共建非訴聯動機制,實現了非訴糾紛解決機制與審判執行工作的順暢銜接、高效流轉,讓勞動糾紛化解跑出了“加速度”,提升了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責任 編輯:何佳俊
▌校對:段麗娜
▌審核:郝新新
▌ 稿件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動動小手“一鍵三連”
就等你點贊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