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來到中國訪問,得到了中國領導人的會見。這在積極互動的中歐關系背景下,是一個正面的信號。就在同一天,媒體報道說,英軍參謀長拉達金也訪問了中國,這是十年來英國高級軍官第一次訪華。
而從4月14日開始,中國領導人將出訪越南、馬來西亞和柬埔寨。美國媒體報道說,中國發起了新一輪外交攻勢。
中國開展這樣的大規模外交活動,有著主觀上的積極性,也有著客觀上的必要性。另外,還要感謝特朗普給我們創造了一個百年難逢的機會。
從主觀積極性上來說,在工業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時代,中華民族的復興不可能局限于國境線以內。我們需要全球市場來獲得資源、銷售產品,否則,我們的高端制造業就無法持續發展。中國也需要把中國的文化和理念傳播到世界各地,讓中國人能夠周游世界、觀賞風景。這樣的外部環境不會有人白白送給我們,需要中國自己到國際外交舞臺上去爭取。
從客觀必要性來說,近現代歷次戰爭的規律展示,美國的財政危機才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戰爭風險。其他國家,甚至是戰爭中的俄羅斯和烏克蘭,其實都沒有武力解決矛盾的必要性。如果放任美國把自己的危機轉嫁到外部,就會變成其他國家的危機,造成各種大大小小的戰爭風險。第二次世界大戰,很大程度上就是美國股災誘發的。阻止新的世界大戰,是各國共同的利益所在。中國作為核大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站出來協調主要軍事國家,建立互信機制,避免軍事誤判、消除戰爭風險,是有很大必要性的。
至于特朗普,在他第二次上臺之后,可以說對我們展開了神助攻。雖然特朗普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極端反華的措施,但他同時也得罪了世界各國,特別是得罪了自己的長期盟國,讓北約集團都有了離心離德的傾向。更可怕的是,沒有人知道,特朗普下一步會干什么。此前有媒體報道說,特朗普的執政策略就是不斷制造噱頭,讓自己保持在舞臺中心。為此,他不惜打擊任何人。這樣一來,人們不得不自己去尋找安全感。
中國雖然長期被西方妖魔化,但西方政要們非常清楚,中國的基本國策和外交戰略是穩定的,靠得住的。此前在美國的威逼利誘之下,相當多西方國家不敢獨立自主,和中國發展外交與戰略合作關系。但凡有一點“出軌”,就會遭到美國嚴厲懲罰。如果,美國政府自己陷入了狂亂當中,世界各國反而迎來了自主外交的機會。這當然就給中國創造了不可錯過的機會,。
事實證明,無論各國領導對特朗普如何奉承,在事關民族利益的大問題上,他們還是有自己的判讀力的。阿根廷總統米萊,同樣是個特立獨行的人物。在上臺前后,曾經對中國發出過一些不友好的言論。但是在4月10日,就在美國財長貝森特來訪之前,米萊續簽了與中國的貨幣互換協議,為期12個月,價值50億美元。這對中國不算很大的數字,但是對阿根廷經濟的維持和恢復,意義重大。此前,美國政府曾經威脅阿根廷,必須終止貨幣互換協議。而米萊的做法表明,他很清楚自己的利益在誰一邊。
既然世界對中國有如此期待,那么中國就卻之不恭了。至于美國自己,恐怕要在混亂的泥潭里掙扎很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