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阮占江 帥標 通訊員 江閩川
4月14日上午,湖南長沙知識產權法庭發布《加強工程機械知識產權保護十二條司法措施》(以下簡稱《措施》),這是長沙法院歷史上首個針對重點產業鏈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制定的系統性措施,也是全國法院首份專門針對工程機械行業知識產權保護司法措施。
image1.jpeg
長沙作為“工程機械之都”,產業規模占全國三分之一,擁有多家世界級工程機械企業,還有眾多產業鏈配套企業。近年來,長沙法院受理工程機械知識產權案件快速增長,2022-2024年達179件,同比增長145%。案件呈現技術含量高、爭議大、侵權形式多樣等特點,案由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商業秘密保護等,其中專利和商業秘密糾紛案件占比超過五成。通過調研發現,部分工程機械企業還有大量的出海司法服務,海外維權難度大、侵權風險大等亟需解決的司法問題。《措施》是長沙法院為服務工程機械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的系統性制度安排。
據悉,《措施》在內容上,第一條至第四條重點加強對工程機械專利、商標、著作權和商業秘密的保護;第五條至第八條著力維護工程機械市場秩序、保護企業數據資源、妥善處理技術成果權屬糾紛和技術合同糾紛;第九條至第十二條則注重完善保護機制,包括加大侵權行為懲治力度、深化協同保護、營造法治氛圍和支持企業國際化發展等具體措施。
長沙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長沙知識產權法庭庭長李才坤介紹,《措施》提出了四方面的創新舉措。一是首創行業專項保護機制。作為全國首個工程機械行業知識產權專項保護文件,開創性地構建了“分級分類”保護體系。堅持“三合一”審判機制,核心權利保護采取“源頭追溯+全鏈條打擊”,商業秘密采用“區塊鏈存證+司法推定”規則。推出與協會共建保護聯絡站、涉外維權宣講等新型保障措施,建立定期發布工程機械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白皮書制度。
二是采用新型審判模式。建立案件快速審理通道,采取多種舉措將工程機械類知識產權案件審理周期壓縮。運用司法區塊鏈技術對企業數據進行確權存證,破解行業技術秘密舉證難題。
三是突出問題導向施策。針對行業痛點精準發力,依法審理針對工程機械企業的商業詆毀案件,探索精細化計算方式確定賠償數額,積極適用司法懲戒整治不誠信行為,開展“N課一冊”活動提升企業維權能力。
四是重視企業出海司法服務。依法公正審理涉外工程機械知識產權案件,建立涉外案件“禁訴令”應對機制,高效審理工程機械企業出海司法案件。
李才坤表示,長沙法院將以《措施》發布為契機,持續優化司法服務,為打造世界級工程機械產業集群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