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值得細細說道的地方很多,歷史悠久的平遙古城、規(guī)模宏大的喬家大院、四大名窟之一的云岡石窟……此外還有臨汾市洪洞縣,這個縣是《玉堂春》中“蘇三離了洪洞縣”的所指地,還是許多移民后裔的“根”,那句流傳了600年的民諺“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說的就是這里。
洪洞大槐樹位于縣城西北二公里的賈村,以大槐樹為基礎已經建成為一個尋根祭祖主題的旅游園區(qū)。大槐樹在人們心中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大槐樹祭祖習俗也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景區(qū)占地面積極大,主要分為移民古跡區(qū)、祭祖活動區(qū)、民俗游覽區(qū)、汾河生態(tài)區(qū)和根祖文化廣場五大主題區(qū)域,其中根字影壁、大槐樹、祭祖堂、廣濟寺、移民浮雕圖等都值得好好游覽并細細體會。
坐落在平臺之上的祭祖堂是整個祭祖園的核心,仿明時建筑風格,殿宇紅墻褐瓦,雕梁畫棟,斗拱層層疊加,帶著中式傳統(tǒng)建筑的獨特視覺美感。
堂內高大寬闊,位于中間的貢品案臺裝飾著象征中華民族的龍,1230個移民先祖姓氏牌位密密麻麻設立在壁龕中,燈光照著紅色牌位,一片沉靜肅穆。
大槐樹是我國古代歷史規(guī)模最大一次移民運動的見證者。明滅元后,為鞏固新政權、發(fā)展經濟,在50年間18次從人口密集的山西向華北移民,而這些移民的出發(fā)地就是洪洞大槐樹。
移民實證展覽館中收藏展示了400多件實物,再現(xiàn)出明代那一場波瀾壯闊的移民潮。
走入館中,首先看到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坐像,明代大移民就是從他開始。這場移民運動從明洪武初年開始,到永樂十五年結束,歷時50年,移民超百萬人,移民過程充滿艱辛,卻也讓明朝快速穩(wěn)定并發(fā)展強大起來。
復原場景讓人們仿佛回到明初,看到移民收拾家當,拖家?guī)Э诰奂诖蠡睒湎拢惺艿饺藗儗枢l(xiāng)和親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廣濟寺和大槐樹一起見證了這個宏大的歷史事件,朱元璋在這座寺前頒發(fā)了徙民條例——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凡移民者都必須到廣濟寺辦理手續(xù),領取“憑照川資”。
大槐樹相傳栽于唐代,樹木高大粗壯,大約要7、8個人合圍才能抱住,和周圍的樹木相比顯得蒼老而遒勁。樹旁的廣場上常有表演活動,總能讓人身臨其境感受到背井離鄉(xiāng)之人的不舍和艱辛。
大槐樹仿佛一座精神坐標,600多年前,山西移民從樹下出發(fā)奔向未知的生活,蘇三從洪洞縣押走時也曾在樹下休息。這棵古樹經歷了大自然的風風雨雨,也看過了人間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