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稱,俄軍近日襲擊了蘇梅州,一枚伊斯坎德爾導彈直接掀了蘇梅市議會大樓的屋頂,還把隔壁大學教研所也炸成廢墟,已致35死117傷。
這是俄烏開戰以來,俄軍頭一回精準打擊烏克蘭地方政府機構。要知道過去俄軍就算炸基輔也專挑軍事設施下手,現在突然改規矩了,說明俄羅斯的戰術也有所升級。
俄羅斯戰術升級背后藏著三重算計,第一層是物理摧毀,炸掉政府大樓是可意破壞了當地的政府部門正常運轉,蘇梅州接下來三個月別想正常運轉。烏媒則表示,俄軍的攻擊會讓烏克蘭失去在東北部的控制能力。
第二層是心理震懾,讓每個烏克蘭公務員上班前都得琢磨今天會不會被導彈轟炸;
第三層是政治離間,當基輔中央連地方官員都保護不了時,那些州長市長們還會死心塌地跟著玩"戰斗到最后一個烏克蘭人"的把戲嗎?
這些天,烏克蘭可以說是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澤連斯基情急之下,宣布從美國購買10套“愛國者”防空系統,總價為150億美元。澤連斯基還表示,歐洲伙伴將會為這筆交易提供資金。
這個消息一經宣布,就遭到了烏克蘭民眾的普遍懷疑。原因不僅是超高的價格,更因為在當前緊張的環境下,武器的交付周期極長。烏克蘭此前在德國訂購的“愛國者”系統至今仍未交付完畢。
現在又花費大價錢購買新的“愛國者”防空系統,恐怕要等5到6年后才會有貨。但現在烏克蘭能撐到那個時候嗎?
其實澤連斯基很清楚這一點,之所以買武器,不過是繼續捆綁歐洲,并且花錢討好美國,希望美國能在俄烏談判中更多的為烏克蘭考慮。
澤連斯基還明確表示,盡管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的沖突依然激烈,他相信最終將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問題,目前兩國會通過駐白俄羅斯的大使館展開接觸。
但他同時也強調烏克蘭絕不承認被占領土屬于俄羅斯。
面對烏俄沖突的持續和復雜化,烏、俄、美三方多次傳出愿意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問題的信號。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也表示,盡管俄美雙方在國際議題上存在諸多分歧,但雙方的對話開始逐步恢復。目前,雙方已就大使館的正常運營等問題達成初步共識。俄羅斯方面也在構建與美國關系正常化的基礎。
不過,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俄烏談判即便順利推行,烏克蘭想得到的,依舊是不可能實現。最近英國軍事專家墨丘利斯直接給烏克蘭判了"死刑",他說,烏克蘭實際上已經戰敗,再掙扎也是徒勞。
烏克蘭在庫爾斯克戰役中已遭遇"系統性潰敗",短短數月內損失超1000輛裝甲車、1000余門火炮及5500件各類裝備,幾乎相當于德國承諾三年內交付的"豹2"坦克總量的20倍;而損失的1000余門火炮,更是接近法國現有全部自行火炮數量的3倍。 是西方軍援總量的30%-45%。更嚴峻的是,這種消耗速度遠超北約補給能力,烏軍正面臨"武器庫存見底卻無以為繼"的戰略困境。
這些被摧毀的裝備90%以上標有北約序列號,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早前報告曾警告,西方軍工產能全開也只能彌補烏軍每月損失的三分之一。如今5500件裝備的瞬間蒸發,意味著烏克蘭至少需要18-24個月才能重新獲得等效戰力,但俄羅斯顯然不會給予這樣的喘息時間。
《華爾街日報》獲取的戰場情報顯示,朝鮮士兵參與了庫爾斯克的戰斗,在遭遇烏軍無人機群襲擊時,朝鮮士兵迅速采用"三三制"疏散隊形,并利用便攜式電子干擾設備降低無人機攻擊效率。更值得關注的是其戰術創新:以10-15人小組實施佯攻,待烏軍火力點暴露后,立即由兩翼包抄分隊用溫壓火箭筒實施清除。俄軍事專家希里亞耶夫證實,朝軍在復雜地形下的單兵負重能力(平均45公斤)遠超俄軍標準,其"不計傷亡的堅決突破"風格給烏軍防御體系造成巨大心理壓力。
這些實戰經驗正在產生溢出效應。朝軍工程兵已收集包括"標槍"反坦克導彈殘骸、"星鏈"終端部件在內的47類西方裝備樣本。
平壤方面近期將國內無人機生產線擴充至原來的3倍,其新型自殺式無人機外形與烏克蘭使用的"海貍"無人機高度相似。韓國國防研究院警告,朝鮮可能在2025年前獲得"戰場級"無人機作戰體系,可以說是因為介入俄烏沖突,才有了這樣的重大突破。
在這種情況下, 參與談判幾乎是烏克蘭唯一的選項。不過,俄羅斯現在并不想和烏克蘭談,因為普京既不承認澤連斯基的合法性,也受夠了他的反復無常。
所以接下來,還是要看美俄之間的會談,只要能從美國這里得到足夠多的好處,俄羅斯自然愿意停止這場戰爭,至于如何施壓烏克蘭,那是美國的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