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廊坊市人民政府官方網站消息,廊坊市聯合調查組4月15日發布情況通報稱,針對三河市“廣告牌匾禁用紅藍黑底色”等問題,廊坊市聯合調查組經初步核查,媒體反映的主要問題基本屬實。目前已對三河市委主要負責人免職處理,并責成三河市委、市政府深刻反思,汲取教訓,全面整改。下一步,將根據調查結果,對相關責任人依規依紀依法追責問責。 同時健全長效機制,對侵害群眾利益、破壞營商環境的行為“零容忍”,堅決維護經營主體和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廊坊市人民政府網站截圖
事件回顧>>>
近日,河北廊坊三河市商戶被要求禁止使用紅、藍、黑三色招牌一事,持續引發社會關注。有專家分析指出,在城市管理中,應當兼顧對商業模式和店鋪發展的積極支持,以實現商業發展與城市規范化管理的平衡。
4月14日,中國廣告協會公開發聲稱,城市需要多彩和活力,強制性用“紅、藍、黑”,或者強制不許用“紅、藍、黑”,明顯違反事物規律。
中國廣告協會指出,像蜜雪冰城、肯德基等國內外品牌,經過多年投入積累,其標志性的招牌,具有極高的辨識度,消費者一眼就能識別,在品牌推廣和市場營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也是企業的無形資產。一旦招牌顏色被強制更改,品牌辨識度大幅降低,甚至會讓顧客誤以為是“山寨店”,對品牌形象和商業利益造成嚴重損害。
人民日報評論稱,商鋪招牌是商戶招攬生意的“名片”,也是體現商鋪經營特色的標識,是其品牌形象的一部分。招牌只要不違反法律法規,合乎公序良俗,使用什么顏色,相關部門該保持審慎,不宜過多干涉。如果為優化城市整體形象,對商鋪招牌進行規范,調整影響市容市貌的牌匾,并非不可,但需合法合規,程序和措施應該合理可行、完備周延。有關部門在措施出臺前,理應多聽聽各方特別是群眾意見。以行政指令簡單強制統一招牌顏色,明顯損害市場主體經營自主權,增加商戶經營成本,給消費者帶來諸多困擾和不便,也是對營商環境的一種傷害。
城市治理,不能光看“面子”是否光鮮亮麗,更要看“里子”是否真正讓群眾得實惠、有助于安居樂業。與其在招牌顏色上費心思,不如認真幫助店鋪商戶解決“成長中的煩惱”“發展中的問題”,真正聚焦消費者關注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提升消費體驗,保障消費權益。
新華網評論:權力豈能如此任性。一句“口頭通知”,好端端的招牌被迫“改頭換面”;引發輿論嘩然后,招牌又改了回去。有商戶因招牌反復整改陷入“無牌經營”,消費者抱怨“黑燈瞎火找不著店”,網友吐槽這出“綠招牌”鬧劇,“太兒戲了!”城市治理如同兒戲,將權力任性展現得淋漓盡致。在這件事上,公眾反感的正是相關部門的這種對權力的濫用。
丨來源:川商傳媒綜合報道丨
川商傳媒(雜志)
天下川商的資訊、社交和服務平臺
商務與合作可聯系川商傳媒小助理
【微信ID:CS-scrb】
監督電話:028-86969842
后臺回復【川商】還可加入讀者群
編輯:孫雪涵 責編:侯格格 校對:邱向東
三審:張 鏡
終審:王仁剛
星標【川商】
不錯過每一條推送
如果您覺得我們的文章還不錯
還可以在文末點贊和點擊“在看”
您的星標,對我們至關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