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久沒看到北汽藍谷出現漲停板了。
4月14日,汽車整車股震蕩走高,北汽藍谷一度漲停至8.53元/股,截止收盤股價為8.45元/股,當日主力資金凈流入3.15億元,成交額達到24.26億元,換手率5.96%。透過較高的交易活躍度仍然并不難看出,各方資金對北汽藍谷的短期表現都表達了強烈的看好和關注。
資本市場中,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追隨。北汽藍谷再次迎接許久不見的漲停板,不能忽略宏觀消息面的助推。
4月13日,根據外媒報道,歐盟和中國已同意研究為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設定最低價格,以取代歐盟去年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的方案。
如今在與美關稅對談正處于膠著的階段,中歐之間就電動車貿易重新展開的磋商,實則正在衍生比關稅更溫和,但同樣可以起到市場保護作用的政策,無論怎么看都算是個能夠提振信心的好消息,更對北汽藍谷這類以新能源車為核心業務的企業形成直接利好。
受此影響,一時間汽車整車股普遍上漲,除北汽藍谷外,江淮汽車、海馬汽車、眾泰汽車、賽力斯、安凱客車等股票當日漲幅均超5%。不能不說是喜大普奔。
不過,細看北汽藍谷的漲停邏輯,并不僅僅是這一單方面原因,還在于其本身有著較強的上漲預期,因此盡管15日開盤微跌對長期影響也不大。
《車壹條》分析認為,北汽與華為合作的下一款享界S9增程版可以看做此次漲停的間接動因,這款后發的車型,一定意義上承載了北汽藍谷“逆轉”的希望。
期待拉高,享界S9增程版終于來了?
據綜合消息,4月16日的鴻蒙智行新品發布會上,余承東將主講三款車型,分別是問界M8、新款智界R7增程Max版/Ultra版以及享界S9增程版。此外享界S9增程版或將迎來正式上市。
而據4月11日鴻蒙智行官方平臺發布的最新進展來看,目前享界S9增程版全國700家門店展車已經陸續到店,供消費者試駕體驗。
新車推廣,渠道先行,享界S9要把這一仗打漂亮,節奏上要做到緊而不亂,這是戰術體現。
前期鋪墊也已經籌備完畢。在一個月前的華為Pura先鋒盛典及鴻蒙智行新品發布會上,享界S9增程版給出了極具吸引力的預售價,享界S9增程Max僅31.8萬元起,Max+34.8萬元起、Ultra37.8萬元起。
作為一款內部空間寬敞、配置高端、走豪華路線的高端行政級轎車,預售的整體價格區間遠遠低于此前業內對享界S9增程版的價格評估。
基于享界S9純電版本發布后不算突出的市場表現,業內普遍認為會進一步加重后期享界S9增程版的傳播壓力和銷售壓力,因此判斷新車必須在價格上讓出較高的空間才有可能翻轉局勢——35萬比較合理,但如果低到33萬或許會取得比較理想的效果。
但沒想到,北汽和華為給出的預售價格,比33萬還低。
一般來說,任何的預期偏差都會在實際場景下形成雙倍的刺激,而享界S9增程版所形成的正是一種正向的預期偏差,且與市面上很多成功的例證如出一轍。
比如預售價81.49萬的小米SU7 Ultra,實際上市的官方指導價直降28.5萬,拉到52.99萬元起,引發用戶集體追隨,直接爆單。前不久剛剛上市的比亞迪漢L,最終價格也比預售價最高便宜了7萬,現場的歡呼證明了這一決策的正確性。
從戰略維度上講,預期管理是一種常見的操盤手法。但在傳統的汽車市場中,這一做法其實有違既有規律,并不是誰都有勇氣這么做。
因為消費者常常默認預售價通常與實際價格接近,新車如果初期階段不達用戶心理價位,有可能開局遇冷,不利于后續傳播,車企將承擔更多的風險。然而,這種思維正隨著市場營銷創新的變化而變化,有時候顛覆要比規規矩矩更能觸達用戶的神經。所以看的就是誰更豁得出去。
北汽就是那個能豁的出去的人。
連余承東也說,這次他們(北汽)是真拼了。所以完全可以大膽猜測享界S9增程版的最終價格還將繼續下探。更有小道消息稱,新車有可能“2”開頭。
擊敗56E的機會不多,抓住窗口就要猛干,這也是一種戰略思維。尤其是對當下的北汽來說,讓享界S9“拼了”更是一種必然選擇。其實,對華為也是一樣。
必須成功!北汽和華為全靠它了
享界S9增程版能不能一炮打響,關系到北汽的未來和華為的尊嚴。
在北汽新能源板塊中,極狐是一號工程,享界則是明確ALL IN所有的戰略優先級項目。對北汽來說,靠極狐在新能源市場闖出一片天行不行?有可能行。
今年3月極狐銷量達到13018輛,同比增長5倍,刷新了月銷記錄,在純電車企中躋身前五。整個一季度,極狐銷量2.4萬輛,同比增長700%,漲勢突出。
但是,極狐的勢能還不夠。即使在大漲的情況下,跟其他大廠新能源如長安深藍(3月24371輛)、廣汽埃安(34082輛)相比,也還差著不少,更遠低于小鵬、零跑、理想等新勢力品牌,橫向來看只能算是中等水平。
最重要的是,即使極狐變得越來越好,也無法讓北汽藍谷在短時間內扭虧。
根據2024年北汽業績預虧公告顯示,預計全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額介于69.50億元至65.00億元之間,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之后的凈利潤虧損額在73.50億元至69.00億元之間。而在此前的2020年到2023年,北汽藍谷凈虧損額分別是64.82億元、52.44億元、54.65億元,54億元。
盈利是企業經營的根本目標,在國企也集體投身變革的時代背景下,北汽壓力更大,所以一定要把這條路走通。極狐不夠,剩下的只能看享界,希望更是直接落在了享界S9增程版上。
“增程式將成為未來主流”,這是今年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對未來新能源市場走勢給出的判斷。可以理解為,享界S9增程版正踩在風口上,是天賜良機。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借勢打力往往能事半功倍,當然也考驗北汽的運作方式,并進一步決定了這款車的成功與否。
那么,誰來借勢?誰來打力?
所謂成事在人,北汽藍谷也以調兵遣將的方式為享界構建競爭力,張國富接棒北汽藍谷董事長后已經在新車預售階段完成首秀,享界S9增程版未來的市場表現將成為他以新身份向市場交出的第一份重磅成績單。
而對于華為來說,鴻蒙智行雖然目前不缺聲量,也不缺銷量,但卻缺一款能“鎮場”的轎車。這是鴻蒙智行對外“自證”有能力打造完備產品線的關鍵一環。
但目前,與江淮合作的百萬豪車尊界S800只能算是價值層面的成功,并沒有市場層面的成功。與奇瑞合作的智界S7銷量不振,一直處于較低水平。與賽力斯合作的問界沒有轎車,只有SUV。
所以,能證明華為基因也可以通過轎車得到市場認可的唯一載體,最有希望的就是享界S9增程版。
拋開華為的智能技術加持,更重要的是北汽有造奔馳的底子,并秉承ALL IN的指示,向享界輸送了大量北京奔馳的技術骨干。要知道,在中國市場,BBA在高端轎車領域的地位仍然很難撼動。如果有一款新能源轎車要走豪華路線,目前享界S9是唯一有希望能與之抗衡的產品。
此前,余承東曾預計,享界S9上市后,銷量至少上漲3-5倍。他的信心可以理解為對北汽的認可,或許更是為了給鴻蒙智行打打氣。
每個人都知道,2025年試錯機會越來越少,意味著眼下已經到了緊要關頭,不管對北汽藍谷、對華為、還是對股民來說,享界S9增程版都“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