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據新華社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再度威脅對伊朗動武,美伊關系劍拔弩張,大戰似有一觸即發之勢。在此緊張局勢下,各方態度與行動備受國際社會矚目。
特朗普(資料圖)
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魯堅科明確表示,若美伊沖突爆發,莫斯科“沒有義務”向德黑蘭提供軍事援助。這一表態令人意外,畢竟伊俄今年1月剛簽署“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條約”。俄羅斯拒絕軍援伊朗,或有多方面考量。俄烏沖突已持續數年,俄羅斯自身軍事、經濟等資源消耗巨大,難以再在其他地區投入過多力量支持盟友。同時,特朗普上臺后積極推動俄烏停火談判,試圖“聯俄制華”,俄羅斯也希望借此契機改善與美國關系,若此時力挺伊朗,可能破壞與美國關系正常化進程。此外,在敘利亞事務以及俄烏沖突期間,伊朗對俄羅斯的支持程度未達俄預期,這也可能影響了俄羅斯此次的決策。
面對美國的軍事威脅以及俄羅斯的態度,伊朗釋放出一系列關鍵信號。軍事上,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下令所有武裝力量進入高度戰備狀態。伊朗將地下導彈城里的“泥石-2”“流星-3”等導彈公開,部分導彈射程可覆蓋以色列全境,還能打到美軍在卡塔爾的烏代德基地,以展示自身軍事威懾力。伊朗還通過胡塞武裝在紅海發射自殺式無人機,2025年已打下19架美軍價值不菲的MQ-9無人機,使美軍飛行成本大幅增加,以此消耗美國軍事資源。外交上,伊朗拒絕與美國直接談判,僅接受間接談判,表明其在外交立場上的強硬態度,不會在脅迫下與美國進行對話。核立場方面,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出席國家核技術日活動時稱,伊朗將在有尊嚴和必要保證的情況下與美國間接談判,伊朗不尋求戰爭,但堅決回擊任何侵略。伊朗把納坦茲鈾濃縮廠轉到地下180米,并部署“阿里?哈迪”防空系統,宣稱能抵御鉆地攻擊,在核技術發展上保持自身節奏,同時強調不會尋求核武器。
普京(資料圖)
在此敏感時刻,中方迅速表態。中方一貫堅持通過政治外交途徑解決伊朗核問題,主張以伊核問題全面協議框架為基礎達成新共識。伊核問題全面協議的執行因美方退出而受阻,美方應展現政治誠意,回歸復談。伊朗核問題處于關鍵節點,局勢有升級風險,也蘊含通過對話談判解決問題的機會。從能源合作角度看,中國與伊朗保持著一定的能源貿易往來,穩定的伊朗局勢有利于保障中國能源供應安全。在國際戰略平衡方面,中方的表態有助于維護中東地區和平穩定,防止地區局勢失控引發全球連鎖反應,推動構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秩序。
若美伊沖突爆發,中東地區安全局勢將遭受重創,戰火重燃,無數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將受到威脅,地區人道主義危機恐進一步加劇。全球能源市場也將受到沖擊,伊朗作為重要石油輸出國,沖突會導致石油供應不穩定,油價大幅波動,影響全球經濟復蘇進程。國際政治格局也會隨之變化,美國在中東投入更多資源,可能導致其在其他地區戰略布局調整,各國關系面臨新的變數與挑戰。
普京(資料圖)
國際社會對美伊緊張局勢反應不一。部分國家呼吁雙方保持克制,通過和平談判解決爭端,避免軍事沖突升級。也有部分國家因自身利益考量,處于觀望狀態。和平解決伊核問題迫在眉睫,軍事沖突沒有真正贏家,只會帶來無盡傷痛與損失。政治外交途徑才是化解美伊矛盾、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正確選擇。各方應保持理性與克制,積極推動對話談判,為中東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貢獻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