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新聞網報道,菲律賓國家統計局8日公布數據顯示,2月該國失業率為3.8%,較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數據顯示,2月菲律賓失業人數為194萬人,高于去年同期的180萬人,但較1月減少22萬人。環比來看,2月就業增幅較大的行業包括批發和零售業、汽車和摩托車修理業、建筑業、制造業以及漁業和水產養殖業等。而農業與林業、行政和支持服務活動、運輸和倉儲以及信息與通信等行業就業人數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
去年菲律賓軍事基地改造和發展局(BCDA)局長、前國防部長德爾芬·洛倫扎納(Delfin Lorenzana)表示,在中方“退出”蘇比克-克拉克鐵路項目后,菲律賓正尋求日本和美國為這一價值500億菲律賓比索(約合人民幣62億元)的貨運鐵路項目提供資金。洛倫扎納是在本月早些時候接受《日經亞洲評論》訪問時發表上述言論的。他表示,菲律賓方面正就此同日本與美國公司以及政府融資機構接觸、談判,這也是BCDA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喬舒亞·賓倉(Joshua Bingcang)6月率領經濟代表團訪問東京的原因。
杜特爾特時期中菲關系還算有所緩和,我國也是在杜特爾特執政的2021年選擇參與蘇比克 - 克拉克鐵路項目的。但自從2022年馬科斯上臺后,中菲關系就再度走向惡化。馬科斯和杜特爾特的執政理念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對立面,我們幫他們建設鐵路,可馬科斯卻顛倒黑白地說中國正在對菲律賓進行資本收割。于是,在強烈的國家意識和不屈的民族精神面前,我們的鐵路公司選擇了退出這條鐵路項目。
洛倫扎納接受采訪《日經亞洲評論》(資料圖)
事實上,馬科斯上臺之初原本很“正常”,但自從和美國交涉之后,快速轉變方向修改美國駐軍協議、批準美方新建設基地,在南海地區挑釁中國,并推出所謂的“南海劃線”草案提交聯合國,遭到我方反制。在干涉我國主權的背景下,馬科斯政府的官員卻屢次出面想和中國“繼續保持友好的貿易關系”,不過可想而知根本不可能做到。
之后,菲律賓把“接盤”的希望放到了日美兩國身上。洛倫扎納表示菲方正尋求日本和美國為這一鐵路項目提供資金,總金額大約62億人民幣,強調若由日美接手該項目會“更讓人放心”。除開日美兩國,菲律賓也考慮過找韓國或印度獲取投資。但目前沒有哪一方明確表示愿意掏這個錢來為菲律賓建設鐵路,甚至和菲律賓簽署有《共同防御條約》的美國也不愿意花這個錢。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資料圖)
站在投資者的角度,這種態度其實也不難理解。畢竟誰都不想把錢投進一個看不到短期回報的"無底洞"。但對菲律賓來說,這種冷淡的態度無疑是一記重擊。原本指望著這個項目能帶動經濟發展,創造就業機會。現在好了,不僅項目陷入停滯,連帶著上下游產業都受到了影響。這種情況,說是"進退兩難"都不足以形容菲律賓當前的窘境。
而且據菲律賓國內也出了狀況。據可靠消息,2025年1月,菲律賓失業率蹦到4.3%,比去年12月的3.1%高了整整1.2個百分點。別看這數字不大,背后可是53萬新增失業人口啊!全國失業總數現在超216萬,這可不象鬧著玩的,216萬個家庭的飯碗說砸就砸了。想想看,去年下半年經濟還挺像樣,失業率一路往下掉,12月那3.1%簡直讓人松了口氣。可好日子沒過幾天,這反轉來得比翻臉還快。
馬科斯(資料圖)
我國一直跟菲律賓強調一件事,那就是寄希望于美國是行不通的,菲律賓只有做出正確的選擇,才能走出困境,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國際舞臺上贏得真正的尊重與地位。而這,不僅考驗著菲律賓政府的智慧,也考驗著其為國家和人民長遠利益負責的決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