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業生產中,微量元素肥對農作物的生長發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盡管農作物對它們的需求量相對較少,但一旦缺乏,就可能嚴重影響作物的產量和品質。了解微量元素肥的種類、正確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對廣大農戶而言十分必要。
微量元素肥主要包含以下幾種常見類型。硼肥,常見的有硼砂、硼酸等。硼能促進作物花粉萌發和花粉管伸長,對提高坐果率、改善果實品質效果顯著,在油菜、棉花、果樹等作物上應用廣泛。鋅肥,如硫酸鋅、氯化鋅等,鋅元素參與植物體內多種酶的合成,能增強作物的光合作用,提升作物的抗逆性,玉米、水稻等對鋅較為敏感。鐵肥,硫酸亞鐵是常用的鐵肥,鐵是植物葉綠素合成的必需元素,缺鐵時植物葉片會發黃失綠,鐵肥常用于果樹、蔬菜等作物。錳肥,以硫酸錳居多,錳能促進作物的呼吸作用,提高作物對氮肥的利用率,對小麥、燕麥等作物生長有重要作用。銅肥,硫酸銅是常見的銅肥形式,銅參與植物的氧化還原過程,對作物的新陳代謝影響重大。鉬肥,如鉬酸銨,鉬能促進豆科作物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對大豆、花生等豆科植物意義非凡。
在使用微量元素肥時,有多種方法可供選擇。土壤施肥,可將微肥與有機肥或細土混合均勻后,施于作物根系附近。但要注意用量精準,避免局部濃度過高對作物產生毒害。葉面噴施是較為常用的方法,將微肥配制成一定濃度的溶液,均勻噴灑在作物葉片上。這種方式吸收快、利用率高,能快速補充作物所需微量元素。浸種也是常見手段,把種子浸泡在微肥溶液中,讓種子吸收微量元素,促進發芽和幼苗生長。拌種則是用少量微肥溶液與種子拌勻,操作簡單且效果良好。
使用微量元素肥時,需牢記諸多注意事項。首先,要嚴格控制用量,過量使用不僅會浪費資源,還可能導致土壤污染和作物中毒。不同作物對不同微量元素的需求存在差異,必須依據作物種類和土壤狀況合理選用微肥。比如,酸性土壤易缺鐵、鋁等,堿性土壤易缺硼、鋅等。而且,微量元素肥不能替代大量元素肥,它們應與氮、磷、鉀等大量元素肥配合使用,以滿足作物全面的營養需求。此外,微肥之間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例如鋅和鐵在土壤中會產生拮抗作用,同時施用時需謹慎。
掌握微量元素肥的種類、科學使用方法及注意要點,能助力農戶精準施肥,為農作物的茁壯成長提供保障,實現農業的優質高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