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嶗山區舉行嶗山區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總結表彰大會,并發布《2025年嶗山區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根據《行動方案》,嶗山區計劃2025年度完成投資172.02億元,實施項目123個,包含53個續建項目和70個新建項目。項目涵蓋低效產業用地盤活利用、安置區建設、公服及基礎設施配套等8大類項目。
記者自會上獲悉,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以來,嶗山區全力推進總投資1566億元的366個重點項目建設,301個項目完工,完成投資552億元,創造出城中村搬遷“3年任務16個月完成”的“嶗山速度”,全部14個社區總計簽約率99.9%,簽約住宅房屋8300余處,惠及居民8000余戶,城市建成區“城中村”全面清零。
拆出一片新天地,改出一片新氣象。作為城市更新主戰場的張村河片區迎來蝶變。“我們在張村河片區探索實施城市更新、產業升級、生態治理協同發展。”張村河兩岸區域開發建設指揮部綜合協調部副部長任文卿介紹:比如,在規劃上,率先引進總設計師制,同時創新實施1+10規劃模式,協同推進產業策劃、交通、市政、智慧城市等十大專項研究。在安置區設計中,注重歷史文脈延續和社區居民的情感寄托等人文考量。在安置區回遷時,創新采用‘1375’驗收交付工作法,充分保障安置區品質交
中韓街道宣傳文旅中心主任胡磊介紹,張村河片區城市更新建設正式進入回遷安置階段,目前已有4個安置區完成回遷,1700余戶居民提前半年實現“安居夢”。
與此同時,嶗山區將張村河片區騰挪出的萬畝土地的三分之一用于發展新質生產力。重點建設虛擬現實、人工智能、海洋生物醫藥、智能制造及工業互聯網四大專業化園區,著力打造全市科技創新策源地。
三年攻堅行動雖已收官,但城市更新永遠在路上。曾經的張村河和株洲路兩個低效片區,經過三年轉型升級,區域發展含“新”量不斷提升。今年嶗山區將不斷提速項目建設,重點推進總投資171.7億元,包括虛擬現實產業園總部基地、華芢生物總部、觀海文化科技產業園、海爾云谷二期人才公寓等在內的12個項目。
安置區建設方面。按照“政府主導、街道組織、社區實施、居民參與”的城中村改造原則,今年嶗山區將實施項目12個,總投資181.48億元,包括張村河片區安置區、峪夼安置區、王家村安置區、洪園安置區等項目。
住房、交通、教育醫療均承載著群眾對幸福生活的期望。今年嶗山區將實施海腐所小區、石雀山莊、頤景園小區等在內的老舊小區新建改造項目11個;推動長沙路、科苑經五路等5條主干道路要實現通車;持續加大停車位供給,加快區人民醫院停車場等3個項目建設,重點實施總投資60億元的石老人濱海區域改造提升項目等。
今年,嶗山區還將城鄉融合發展納入新一輪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中,統籌推進城市建設管理和鄉村振興工作,實施“四好農村路”提質增效工程、青島枯桃小東山花卉培育基地等新建項目16個。
(大眾新聞記者 白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