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援引“歐洲新聞網”報道,英法兩國定于當天下午在布魯塞爾召開援烏“志愿聯盟”會議,討論在烏克蘭可能與俄羅斯達成和平協議的情況下,他們可以提供哪些能力來支持烏克蘭的防御能力。英國政府官網稱,來自30個國家的國防部長將參加由英法兩國召集的本次會議,就建立烏克蘭“保障部隊”進行實際討論,這也是“志愿聯盟”首次召開防長會議。
法總統馬克龍在當天表示,巴黎將于27號舉辦“意愿聯盟”峰會,討論對烏軍援。歐洲多國領導人和澤連斯基將參會。看來,英法兩國真要直接介入俄烏沖突了。要知道,英國首相斯塔默和法國總統馬克龍已經多次表示,主張向烏克蘭派遣“聯合特遣部隊”。而且,法國總統馬克龍早在去年3月份,就率先提出了“以國家的方式向烏克蘭派遣部隊”的主張。而英國首相斯塔默今年至少5次主張向烏克蘭派遣英國部隊,保障烏克蘭安全。
馬克龍(資料圖)
自從美國暫停了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后,烏克蘭在前線的狀況就更加不容樂觀了,由于在軍事武器裝備上的吃緊,以及后方征兵上遇到的困難,導致烏克蘭軍隊步履維艱,幾乎只能處于被動防守的狀態,已經很難再發動所謂的大規模“反擊行動”了。而一直力挺烏克蘭的歐洲卻沒有坐以待斃,他們一方面加緊對烏克蘭經濟援助,多國火速批準對烏克蘭進行緊急貸款支援,比如英國法國就慷慨解囊提供了幾十億歐元的貸款,另一方面,他們還在謀劃著一場大行動,以保障烏克蘭的防御能力。
英法召集30國組“自愿聯盟”援烏,為何要鋌而走險?歐洲在烏克蘭地區投入超千億歐元,現在烏軍從庫爾斯克地區撤離,一旦開啟談判,烏克蘭在談判桌上失去了這一“王牌”籌碼,也就意味著歐洲的投入會“打水漂”。這些投入將歐洲與烏克蘭深度綁定——若此時停止支持,意味著歐洲三年來的戰略布局和財政投入將淪為“沉沒成本”,且可能引發俄羅斯對歐洲安全框架的進一步擠壓。
英法試圖組建志愿聯盟援烏(資料圖)
早在2月份,歐洲多國軍方領導人就考慮為烏克蘭組建近三萬人的部隊,當時將這支部隊定義為“保障部隊”。很顯然,和俄羅斯龐大的軍力相比,3萬人的歐洲聯軍根本掀不起波浪,因此當時歐洲的計劃是重點依靠空中力量對俄羅斯形成震懾,援烏“保障部隊”由英法牽頭,再得到美國的“托底”支持。和2月份的援烏計劃相比,此次歐洲提出的新計劃無疑更為激進,而且徹底放棄了對美國的空想。其間,除了美方代表沒有被邀請之外,幾乎所有北約國家的陸軍參謀長或代表都出席了本次巴黎會議。
分析人士表示,俄羅斯一直將烏克蘭視為自身安全的戰略緩沖區,對北約東擴高度警惕。英法軍隊的進駐被俄羅斯視為北約軍事力量的直接逼近,極有可能引發俄羅斯采取更為強硬的反制措施,導致地緣政治危機進一步升級,甚至可能引發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直接的軍事對抗。其次是英法認為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改變了地區軍事平衡,威脅到歐洲安全。他們試圖通過派遣部隊,對俄羅斯形成軍事威懾,阻止俄羅斯進一步的軍事行動,這才是真實的目標。
俄烏沖突(資料圖)
不過,不管英國、 法國的真實想法究竟是什么,有了所謂的“歐洲列強”的支持,烏克蘭似乎又開始飄了。根據央視的公開報道,當地時間17日,烏克蘭外長瑟比加當天在參加歐盟外長會議之際公開大言不慚地表示,烏方“不附加條件”地接受美方停火提議,俄方也必須無條件接受。但是如今在俄烏問題上,美國和俄羅斯才是“操盤手”,歐洲和烏克蘭壓根就沒有“上桌”的資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