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長城網報道,韓國最大的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前黨首李在明發表競選視頻,正式宣布參選韓國總統。李在明在競選視頻中表示,韓國社會矛盾的根源在于經濟的兩極化,解決辦法需要國家層面進行大幅投資讓經濟恢復增長。李在明提出新的國家愿景“韓國倡議(K-initiative)”,稱將通過新愿景構建“真正的大韓民國”。李在明目前領跑各機構關于下屆韓國總統人選的調查,被外界視為最具實力挑戰下屆總統位置的人選。此前,李在明宣布辭去黨首職務,全力參選下屆總統。
李在明還提出了三大目標:經濟增長、生命至上和以國家利益為優先的外交政策。視頻最后以“現在是李在明”這句話結束。李在明計劃于近期在國會舉行發布會,向記者們介紹其參加選舉的相關情況,并公開他參加此次選舉的正式口號。韓國紐西斯通訊社近日稱,李在明在下屆領導人支持率的民意調查中,始終穩居壓倒性的第一位。但較高的民眾反感度仍是他的短板。在歷屆總統選舉中起到關鍵作用的中間選民和無黨派群體雖然已背棄尹錫悅,但同樣不愿輕易向李在明敞開心扉。
李在明(資料圖)
韓政府日前正式確定6月3日為新一屆總統選舉日,正式競選活動將于5月12日開啟,。韓媒稱,這是自2017年前總統樸槿惠被彈劾罷免后,韓國第二次在總統缺位狀況下進行的“玫瑰大選”。目前,朝野政黨多人已表明參選意愿,韓國政壇正式開啟“大選模式”。韓國執政黨國民力量黨宣布,該黨將于5月3日正式選出總統選舉候選人。 路透社評論稱,韓下任總統不僅將面臨帶領亞洲第四大經濟體度過由美國總統特朗普挑起的“貿易戰”挑戰,還將面臨因彈劾尹錫悅而加劇的黨派斗爭。
李在明自2021年就遭到韓國檢方的指控。首爾中央地方法院一審認定李在明作為總統競選人說謊判處他一年監禁,緩刑兩年。李在明隨后提出上訴。首爾高等法院3月26日對此案作出二審宣判,推翻了一審的判決結果,判定李在明無罪,但韓國檢方27日向韓國大法院提出了抗訴,該案將被移交至韓國大法院進行審理。根據《公職選舉法》,韓國大法院應自檢方提出抗訴之日起三個月內對案件進行宣判。一旦李在明所涉案件終審判決罪名成立,他可能數年內不得參選公職。
尹錫悅(資料圖)
公開報道顯示,李在明1964年出生在韓國一個小山村。2006年,他首次參選城南市市長落敗,之后又在城南市議員選舉中落選。李在明沒氣餒,最終在2010年當選京畿道城南市市長,并在2014年連任城南市市長。2016年底,在彈劾時任韓國總統樸槿惠的浪潮中,李在明由籍籍無名的地方官躍升為家喻戶曉的人物。他是率先要求樸槿惠下臺的政治人物之一,他前往民眾示威現場,帶頭高喊“彈劾樸槿惠”“拘捕樸槿惠”,收獲一大批支持者。
在經歷尹錫悅前總統彈劾風波后,韓國社會的政治對立情緒達到高峰。在彈劾案審理的100多天內,韓國街頭隨處可見左右兩派相互對立的政治標語,在世宗大道、汝矣島國會議事堂附近,三不五時都有左右兩派的抗議示威活動。有專家表示,:“雖然彈劾審判和平落幕,但社會撕裂與政治對立并未因此而消失,所以李在明能否登上總統寶座還取決于如何彌合社會分歧,特別是爭取到中間派選民和溫和保守派選民的支持。”
樸槿惠(資料圖)
如果沒有戰天斗地的作風,李在明走不到今天。可在尹錫悅身敗名裂以后,李在明的斗雞作風就開始變得不合時宜。日前,代總統韓德洙道出了韓國老百姓渴望穩定,停止惡斗的心聲。選民期待“突破性變革”,但政治精英仍困在“復仇政治”的循環中。如果李在明繼續“掃射”,導致民意反轉,右派可能推出新候選人并勝選。這一政治選擇將為韓國政治生態帶來質的變革,為中韓關系開拓全新格局,更將在全球政治對抗的浪潮中,樹立起一個具有示范意義的東方智慧樣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