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一詞流行至極。尤其是故宮、敦煌等爆款文創的標桿效應,引得無數人競流其中。然而,何以文創?縱覽市場,幾成互相模仿的游戲。真正有獨特性、原創性和市場生命力的產品,寥寥無幾。
一場來自泰山腳下的“在地”手造實踐,或可提供另一種思路。其經驗乃是“一草一木,皆可文創”。
位于泰安市大津口鄉的泰山·東岳山居是一處民宿,更是帶農助農攜手創富的產業平臺。4月14日上午,當記者來到這里的時候,兩位村民大姐正在桌臺前“和面”。暗紅色的“面團”,散發出濃郁的草藥香。
顯然,這不是普通的面團。“比和面的講究可多了。”正在勞作的大姐笑著說。原來,其原材料不是小麥或谷物,而是從山間地頭采回來的艾草、松針等荒野之物。歷經篩選、清洗、晾曬等工序,分門別類地研磨成粉,再按照配方規定的配備比例注水糅合,最終成為我們眼下所見的“面團”。
這些“面團”最終會變成什么產品呢?
謝云燕是泰山·東岳山居的主理人,也是這場“變廢為寶”手造實驗的發起人和組織者。她帶我們看她與村民們一起制作的一系列手造文創,珠子、手鏈、如意牌、松香等不一而足。
“現在我已經研發成功了19種。”謝云燕告訴記者,這些產品的配方都是她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實驗,一點點摸索出來的。為此,她足足付出了接近5年的時間。“可以說,我們的產品與市面上的任何產品都是不一樣的。”
首先是原材料截然不同。謝云燕使用的原材料全部是附近山間地頭的草木。比如野生的艾草、墜落的栗子花、剪落的松針等。“我們最大的特點就是變廢為寶,原材料成本除了人工近乎為零。”
謝云燕告訴我們,附近村子多有泰山松的盆景種植戶,誰家修建松樹時,她們就去收集松針。一年四季,山上有什么野生的道地中草藥,她們就去山上采什么,然后“因材施教”制作成截然不同的物件。
“你們要是早幾天來,就能一起去撿榆樹枝了。”撿榆樹枝做什么?原來,榆樹皮研磨成粉后可以作為粘合劑使用,增加各種粉末的粘合強度。“以前吃野菜窩窩頭,靠得就是榆樹皮研磨成粉后的粘性,才讓窩窩頭糅合成形。”
其次是配方均為原創。就形制來看,謝云燕和村民大姐們所制作的一些產品,在市面上也多有多見。不過,這種相似之處僅僅是停留在表面。
“比如添加多少艾草粉,才能既彌漫香味達到養生效果,又不至于刺鼻。在調制過程中,我先是查閱各種資料、請教名老中醫,然后又根據實驗情況進行反復調試確定比例。”
泰山·東岳山居所在的大津口鄉隸屬泰山景區管委會,作為身處“雙遺產”風景區里的唯一一處鄉村振興產業項目,謝云燕說,她研發的系列手造產品,突出的就是“泰山”元素。
一草一木,匯聚天地之靈。變廢為寶,傳遞泰山祝福。謝云燕坦言,與其他文創相比,他們的產品所依托的最大IP就是泰山。突出了泰山元素,就凸顯了手造的獨特性。融合了泰山下的草木,就保證了泰山元素的原創性和道地屬性。
“道地”作為中藥領域的核心概念,意指藥材產自核心產區的本真功效。相比而言,謝云燕在手造文創產品中的“道地”實驗,突出的更是文創產品的“在地性”色彩。
在地性的核心是強調以地域特征賦予產品以地理標志性。諸如“泰山石敢當”、“桃木雕刻”等,作為泰山腳下傳承千年的文創產品,就具有鮮明的在地色彩。但顯然,囿于產品形態固化,石敢當雕像、桃木劍等常年以旅游紀念品形式存在,定價低廉且同質化嚴重,已經嚴重削弱了自身所具有的“情緒價值”;同時,因為消費場景單一,過度依賴景區實體店銷售,未能滲透到大眾的日常生活之中,與大眾的日常消費場景也就拉開了距離。再者,文化敘事的薄弱,讓游客們將石敢當、桃木劍等僅僅視為“泰山特產”,而對其文化內涵缺乏認知。在愈發注重情感共鳴和場景融合的當下,這種傳統的文創產品顯然不足以贏得市場。
謝云燕“變廢為寶”的手造實驗則希望重建這種在地性、獨特性和情感價值。
“文創產品的核心價值不是造型,而是價值認同。”謝云燕說,自從決定拓展泰山文創產品之后,她多次到故宮等頭部機構造訪學習。“如故宮口紅的走紅,本質上不是單純的IP授權,而是將宮廷文化融入現代生活場景。”她希望通過“生活化”的生產場景構建,讓產品重新融入大眾的生活場景。
現在,來到泰山·東岳山居的游客都會被其門廳里敞開式的手造現場所吸引,禁不住參與其中。只要游客愿意,謝云燕和村民大姐們都會熱心地現場教學,手把手地教游客制作一件獨一無二的文創產品——當初,謝云燕就是這樣手把手地教會了20多位村民大姐,讓她們掌握了手工技藝,從而實現了利用業余時間在家門口賺錢的愿望。
一草一木皆可文創的實驗,不僅拓展了村民們的創收渠道,豐富了民宿空間的互動體驗,而且構成了謝云燕“又見岳”泰山文創產業的基礎。
“又見岳”是謝云燕注冊的文創品牌。她希望以“在地性”為錨點,將泰山文化的深度轉化為產品的銳度,通過符號再造、技術嫁接、場景重構等,使地理標志進一步轉化為情感鏈接符號,從而實現文創產品的市場認可,形成產業化影響。
讓謝云燕欣慰的是,在歷經數年的實踐探索之后,她目前所研發的19款產品受到了普遍認可,也有越來越多的異業客戶或同行表達了合作的意向。而她最不擔心的就是產品供給,因為她有著龐大的供應體系——在她合作的5個村子里,還有大量的盈余勞動力可以挖潛。而她的目標就是讓村里的每一位大姐都能會一門手藝,在家里也能賺到錢。
一草一木,何以文創?
是創意的支撐。謝云燕不是土生土長的泰山人,而是在濟南打拼十余年的創客。時裝、美妝和電商領域的成功過往,讓她有足夠的經驗和視野,來到泰山腳下二次創業,以己所能賦能本土手造。
是耐心的價值。為了研發現有的19款文創產品,謝云燕斷斷續續地付出了近5年時間,沒有急于求成。顯然,手造本來就是一種功夫活。
是手工的魅力。走在泰山·東岳山居的大廳里,一件件文創作品迎面而來。每一件都是手工制作,始于草木而終于手造,沒有添加劑也沒有“科技”助力。
眼下,謝云燕正在重新構建屬于自己的文創電商矩陣。她希望,藉由豐富的線下場景,輸出鮮活的線上內容,讓來自泰山腳下的手造,乘著流量的東風融入最大眾的日常生活消費場景。
(大眾新聞記者 石念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