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陜西一女子2歲的兒子在大街走丟,丈夫無法忍受她一直尋子,索性離了婚,32年后,她終于在四川找到親生兒子,誰料剛見面,兒子卻說:“媽媽,我見過你!”
“我的兒子嘉嘉,走丟的時候2歲零8個月,每次叫媽媽,兩只笑眼彎彎的像月牙……”
電視上名叫李靜芝母親抱著一本相冊,講述幾十年來尋找兒子的艱辛,觀看節目的毛寅也忍不住為之動容,堅持了幾十年還沒放棄,這位母親一定很愛她的兒子。
節目很快被調換,毛寅的父母不喜歡看這種尋親節目,毛寅覺得可能是父母年紀大了,不忍心看這種人間疾苦。
電視上的一面之緣,很快被日常生活淹沒,毛寅的父母對他十分關愛,從小到大他從未感受過親情的缺失,他如今長大成人,也承擔起照顧父母的責任。
令毛寅沒有想到的是,他們一家三口的生活,跟這件節目上的插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請問你是毛寅嗎?有件案子需要你配合調查一下,警方調查到你可能是丟失的被拐賣兒童。”
突然接到警方的電話,毛寅還以為騙子,現在的新型詐騙手段越來越多了,他從小跟在父母身邊,跟拐賣兒童有什么關系。
當毛寅將這件事告訴父母的時候,本來是為了警告他們不要上當受騙,父母卻突然臉色大變,仿佛天都塌了下來。
“兒子,有件事爸媽沒跟你說過,其實你不是我們的親生兒子……”
突如其來的真實身世,讓毛寅手足無措,關愛自己三十多年的父母,居然不是真的父母,那自己到底是誰?
毛寅來到警察局認親的時候,依然不敢相信自己是被拐賣到四川的,直到DNA的測試結果出來,毛寅才敢相信這是現實。
在四川生活了32年,毛寅啟程去見自己真正的家人,一路上他忐忑不安,自己的爸爸媽媽究竟是什么樣的?
而在陜西西安,李靜芝同樣無法平靜,當接到警方電話的時候,她仍然擔憂這次又是空歡喜一場。
整整32年,李靜芝為了尋找丟失的兒子,走遍了大江南北,打拐尋子成為了李靜芝生活的全部。
她仍然記得兒子丟失的那一天,李靜芝在外地出差,丈夫帶著兒子在西安一家酒店玩兒,兒子嘉嘉突然喊口渴,丈夫轉頭去找水,就是這一轉眼的功夫,嘉嘉就不見了。
李靜芝急匆匆趕回家,無論如何也無法接受,會跑會跳會叫媽媽的兒子,就這樣消失不見了。
是尋找兒子的信念,讓差點一蹶不振的李靜芝振作起來,她到處張貼尋人啟事,拿著嘉嘉照片挨家挨戶的尋找。
因為兒子的走丟,他們的幸福家庭也四分五裂,李靜芝沒有一天不在路上尋找兒子,丈夫想要繼續前進,兩人只好離婚。
這么多年,李靜芝從無助的尋子母親,逐漸變成了尋親團隊的主心骨,她在尋找嘉嘉的過程中,也把收集來的線索幫助其他家庭團聚。
每當一個被拐孩子找到父母,李靜芝既覺得欣慰又覺得悲傷,為家人團聚而開心,為不知道自己的兒子嘉嘉身在何方而傷心。
聽到那些被拐兒童的遭遇,李靜芝感到十分痛心,她無時無刻不在擔憂,自己的兒子可能也會因為哭鬧而挨打,是不是也要被迫叫其他人爸爸媽媽。
多一份曝光就多一份力量,不管是電視節目還是網絡平臺,只要是能夠讓人看到嘉嘉消息的地方,李靜芝都盡力尋找。
她遇到過好心人,也遇到過騙子,曾經為了追蹤一個被拐兒童,連續追了幾個城市,帶著懇切敲響一家一戶,只是為了一線希望。
然而失望總是更多,李靜芝一次次滿懷希望前去,看著那些相似的面孔,但是DNA結果卻又一次令失望落空。
李靜芝在努力的時候,警察也在堅持不懈打擊拐賣兒童犯罪,警方通過一條線索,得知四川曾有一家人賣過孩子,那個孩子就是毛寅。
根據孩子被拐賣的路徑和年齡,通過技術模擬嘉嘉長大后的外貌,毛寅很可能就是嘉嘉,警方為他們做了DNA鑒定。
看到結果的那一刻,李靜芝放聲大哭,她終于找到兒子了,見面前,她專門去染了頭發,這些年奔波在外尋子,李靜芝的頭發早已花白。
兩人見面后,毛寅驚訝地認出,原來自己的親生母親,就是那個曾讓他感動落淚的尋子母親。
參考資料:兒子被拐32年終團聚李靜芝:抓著他的手害怕再丟了2020年05月22日14:00新京報收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