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衛星圖像顯示,這可能是朝鮮有史以來最大的軍艦——可能比現有海軍艦隊中任何艦艇大兩倍多。
獨立衛星提供商Maxar Technologies和Planet Labs于4月6日拍攝的圖像顯示,這艘船正在朝鮮西海岸南浦造船廠的水中建造,位于首都平壤西南約60公里處。
分析人士表示,這些圖片顯示了該艦正在建造的武器和其他內部系統,該艦可能是一艘導彈護衛艦(FFG),旨在將導彈運載在垂直發射管中,用于打擊陸地和海上的目標。
“FFG長約140米(459 英尺),是朝鮮制造的最大軍艦,”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 Joseph Bermudez Jr.和Jennifer Jun的分析稱。相比之下,美國海軍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長約505英尺,其正在建造的星座級護衛艦將長 496英尺。
這艘軍艦的存在并不奇怪。朝鮮一直在對其武裝部隊進行快速現代化改造,開發一系列新武器,并試射幾乎可以到達美國任何地方的洲際彈道導彈。盡管聯合國的制裁嚴格限制了其獲得開發這些武器的材料和技術,但它還是做到了。
但分析人士表示,自烏克蘭戰爭開始以來與俄羅斯的更密切關系可能有助于朝鮮克服聯合國的制裁。韓國退役海軍上將金杜基(Kim Duk-ki)表示,他認為莫斯科可能正在為這艘護衛艦的導彈系統提供技術。
這艘船的照片出現在國營朝鮮電視臺去年年底發布的關于執政黨勞動黨年終全體會議的報道中。這些圖像顯示金正恩正在檢查該船的構造。
KCTV視頻中的圖像顯示,這艘軍艦可能擁有現代海軍擁有的那種武器,包括可用于發射各種導彈的垂直發射單元。
分析人士還指出,這艘船似乎配備了相控陣雷達,與之前展示的朝鮮能力相比,它可以更快、更準確地跟蹤威脅和目標。
盡管有這些跡象表明作戰能力先進,但分析人士敦促在做出假設時要謹慎。前美國海軍上尉、夏威夷分析師卡爾·舒斯特(Carl Schuster)說,幾乎所有造船商都能把船體和推進系統弄好。
他說:“然而,現代軍艦代表了通信、電子、武器以及電子和聲學傳感器技術的集成挑戰”,這并不容易實現。
在3月接受采訪時,韓國國會情報委員會成員、韓國議員金秉基(Kim Byung-kee)質疑平壤是否具備建造先進軍艦的技術能力,或支持該艦艇的基礎設施。
“運營如此大型的軍艦需要大量的預算。他們不僅要建造一艘軍艦,還要組建一個團隊來作它,而且作它的成本包括設備和燃料。此外,一艘巨大的軍艦無法自行出海。所以問題是,朝鮮能負擔得起這個成本嗎?”
韓國退役海軍上將舒斯特謹慎行事,認為不要低估最終產品可能是什么樣子,尤其是它的殺傷力。這位前海軍軍官說,如果朝鮮為這艘新護衛艦配備它聲稱在1月份成功測試的高超音速彈道導彈,那將對地區安全造成改變游戲規則的影響。
舒斯特在審查了衛星圖像后表示,這艘新的朝鮮軍艦可能還需要一年或更長時間的工作才能開始海上試航。“由于缺乏用于安裝的上層建筑、傳感器和武器系統,這艘船的建造被推遲了,”他說。
根據美國國防情報局 (DIA) 在 2021 年的一份報告中的最新估計,朝鮮海軍擁有約400名巡邏戰斗員和70艘潛艇。雖然船只數量眾多,但大多數船只都很古老,而且體積很小。
國際戰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分析師約瑟夫·鄧普西(Joseph Dempsey)在1月份的一篇博客文章中寫道,平壤只有兩個主要的水面戰斗艦。他寫道,那些羅金級護衛艦——可追溯到1970年代初的1600噸級軍艦——已經過時了。
DIA報告稱,在與韓國或美國的任何沖突中,朝鮮海軍將在很大程度上淪為海岸防御,這兩個國家都擁有遠勝的海軍力量。但朝鮮領導人金正恩一直在推動其海軍艦隊的現代化。它還在開發潛射導彈和攜帶潛艇的潛艇。
去年9月,金正恩視察了新海軍港口的現場。他當時說:“現在我們很快就擁有無法停泊在現有停泊戰艦設施上的大型水面戰艦和潛艇,因此建設運行最新大型戰艦的海軍基地已成為一項緊迫的任務。”
韓國議員俞勇元(Yu Yong-won,音)表示,南浦造船廠正在建造的這艘船只是金正恩試圖實現海軍現代化的一個例子。俞勇元說,一艘核動力潛艇正在朝鮮新浦港的一家造船廠建造,另一艘護衛艦或驅逐艦正在清津建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