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胖胖。
翻開二十四史,字縫里爬滿螻蟻相食的齒痕。
無物之陣中,困獸相互撕咬濺起的血,常比屠夫的刀更腥。
這世道啊,有時候根本不需要屠夫出刀,只要把人困進被設計好的籠子里,就會自發(fā)地開始互咬,咬到血濺三尺,咬到最后,人形散了,獸性立了,只剩下一地禽獸的氣味,和牢牢運轉的叢林法則。
其實,關于互害的文章,胖胖寫過不止一遍。可每次寫完,沒多久又冒出新的新聞,循環(huán)往復,那些互害游戲的設計者,從來沒打算讓它結束。
這兩天,胖胖刷到《新法治報》上的一則新聞:
4月11日,鄭州某大廈,一名外賣騎手因平臺客戶投訴,需要貼一張?zhí)崾締闻恼諡樽C,被三名保安圍住毆打。根據(jù)警方通報,三位五十多歲的保安最終被行政拘留。
胖胖特地看了那段視頻:
畫面中,騎手倒在地上,三個五十多歲的保安輪流抬腳狂踹。
這可不是推搡、不是拉扯、不是互毆,而是實實在在的圍毆。像三頭年邁卻兇狠的老狗,把一個跑單的年輕人當成了獵物。騎手沒有還手之力,就那么蜷縮在地上,被一腳一腳地踹得像團抖動的破布。
你說,這事是不是太過了點?
他不是鬧事的釘子戶,更不是持械沖撞的暴徒,他只是個試圖堵住一個差評的跑單人。他貼那張紙,是對自己的生計負責,是在平臺無情的打分系統(tǒng)中,做一個喘息的掙扎。
但這三名保安的反應,已經(jīng)完全不是在“維護秩序”了,而是一種失控的服從,是被叢林邏輯訓練出的本能反應。
他們以為自己是在捍衛(wèi)管理,其實只是在守著公司劃給他們的那點地盤,自欺欺人地維系一種永遠不屬于自己的“體面”。
這可不是在爭尊嚴,這是在自愿獻祭出僅剩的人性。
當然,胖胖一直強調這種互害是被設計出來的。
但這不代表我們可以對傷害行為視而不見,更不能拿“結構性”來為惡辯護。
理解結構設計,不等于縱容暴行。
外賣員來貼紙,是為平臺任務所迫,他有錯嗎?
有,按規(guī)定他不該隨便張貼。但他為什么這么做?因為他每天活在“及時送達”“客戶滿意”的算法規(guī)則里,后臺一屏的催單和評分,差一分就可能意味著少幾百塊。
他,是被平臺規(guī)則逼著去貼那張紙的。
而那三名保安,按說是大廈秩序的守護者,但此刻卻成了暴力的代理。他們對“張貼”行為的反應,不是勸說、不是阻攔,而是踹人。
你說,這算哪門子的管理?這又是在捍衛(wèi)什么?是在捍衛(wèi)那點被賦予的、臨時的、可替代的權限嗎?
他們把這權限當成了尊嚴的替代品,結果一旦有人試圖“越界”,就像護食的狗一樣,撲上去撕咬。
本質上,他們和騎手一樣,都是雇傭者。
不同的是,一個被算法催著跑單,一個被崗位職責催著暴行。但其實兩者都不是“局中人”,只是被規(guī)則困在夾縫里:
一個用腳丈量收入底線,一個用腳踐踏別人的尊嚴。
這不是偶發(fā)沖突,而是系統(tǒng)性陷阱。
平臺的KPI考核,大廈的規(guī)定模糊,保安的崗位培訓缺失,輿論的模棱兩可……
所有這些共同編織出一張“無物之陣”,一張讓人互為刀俎、彼此互斗的隱形之網(wǎng)。
咱們再扯扯,為什么他們會變成這樣?
因為在這個社會很多時候,一旦你被塞進一個結構,被授予哪怕一點點“職位”,你就容易誤以為自己是“管理者”,開始把比你更弱的當成威脅,開始認同并復制上面的邏輯。
你不是惡人,但你開始選擇作惡。
你不是屠夫,但你學會了揮刀。
所以那三雙抬起的腳,不只是越界,而是越了底線。
不是個體之間的沖突,而是系統(tǒng)邏輯導致的結果。
這套規(guī)則的執(zhí)行者,從來不向上追責,只會向下發(fā)威。
這年頭,做“困獸”的成本越來越高,但做“設計困獸游戲的人”,好像沒什么代價。
這才是最冷的真相。
互害的齒痕,不是亂咬的結果,是被設計好的“吞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