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地處河西走廊西端,坐擁鳴沙山月牙泉、西湖濕地、陽關自然保護區等獨特生態系統,是野駱駝、鵝喉羚、胡楊、鎖陽等珍稀野生動植物的重要棲息地。
近年來,野生動植物非法獵捕、交易、運輸等犯罪活動呈現網絡化、跨區域、鏈條化的特點,非法獵捕鵝喉羚、盜采鎖陽肉蓯蓉等違法犯罪活動暗流涌動,對我市生態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敦煌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緊盯主責主業,以“清風行動”為抓手,立足荒漠綠洲生態特點,通過“組織統籌、精準打擊、協同共治、全民參與”四維發力,構建起“打、防、管、控、宣”一體化生態警務體系,為守護西北生態安全屏障交出“敦煌答卷”。
構建攻堅體系 搭建行動“領航標”
緊扣“守護大漠生態”核心任務,將野生動植物保護作為“生態警務”首要戰場,構建起“多警種作戰,各所隊聯動”的立體化指揮體系,形成責任到人、分工明確,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新格局。
目前,全市共設置林草區域網格13個,市、鎮兩級林警長16人,林警員44人。各派出所聯絡員及時將各所林警員反饋的信息、線索上報,加大協同配合,強化源頭管理,依托社區警務工作與林警長制工作無縫對接,明確管護責任,實行網格化管理,實現“小事當場處置、大案聯動打擊”。上年度全市涉野生動植物案件發案率同比下降300%。
開展精準打擊 握緊執法“鐵拳頭”
牢固樹立做強主業、盡好主責的理念,針對敦煌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區域“點多、線長、面廣”的特點,堅持“打早打小、全鏈打擊”,從嚴從快辦理涉野植物案件,對非法獵捕、交易、采挖等違法犯罪發起凌厲攻勢。
“清風行動2025”開展以來,敦煌市公安局偵辦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件1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同時針對冬春季候鳥遷徙、藥材采挖兩大關鍵節點,加強交通運輸監管,在雅丹公安檢查站、S240臨時公安檢查站開展常態化定點查緝,重點檢查是否存在非法運輸野生動植物及其制品的行為,切實阻斷非法野生動植物流通鏈條,協助行政部門查處2起盜采違法行為。
加強協作配合 織密監管“防護網”
打破“單兵作戰”模式,構建“部門聯動、區域協同、社會參與”的共治格局,形成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交易的強大合力,讓荒漠生態保護從“公安主力”變為“全民參與”。建立健全常態化聯合執法機制,森林警察大隊每月定期與林業和草原、市場監管等部門召開聯席會議,加強信息共享和溝通協調。聯合市生態保護工作站在重點野生動植物棲息地開展執法巡查,全面排查隱患。
同時,加強警務區域協作,與省森林公安局敦煌西湖分局、瓜州縣、阿克塞縣公安局簽訂警務協作協議,建立“信息互通、案件協查、聯合巡控”機制,今年以來聯合查處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1起,移交其他部門案件線索1條,救助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雀鷹1只。
廣泛宣傳發動 筑牢思想“警戒線”
保護野生動植物,根本在提升全民生態意識,變“被動保護”為“主動參與”。森林警察大隊堅持“打擊與教育并重”的原則,多渠道開展野生動植物保護宣傳教育活動。
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結合“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五進”活動,廣泛開展普法宣講活動,不斷提高群眾保護野生動植物意識。先后開展宣傳活動12場次,覆蓋群眾8000余人次。充分利用微博、微信、電視廣播等線上途徑加強對破壞野生動植物違法犯罪行為的宣傳曝光,以案釋法,鼓勵群眾積極提供非法野生動植物交易線索,推動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和配合野生動植物保護事業的濃厚氛圍。
大漠風勁,警徽閃耀。敦煌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將繼續以“清風行動”為筆,在荒漠綠洲繪就生態保護新畫卷,讓生態警務的“清風”拂過敦煌的綠水青山,為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添加生態文明注腳。
(中國日報甘肅記者站 馬靜娜 敦煌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