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15日宣布,他已下令對也門胡塞武裝采取“果斷而有力的軍事行動”。此前一天,萬斯在群聊中說,“我認為我們正在犯錯。”“我不確定總統是否意識到,這與他目前在歐洲問題上傳達的信息是多么矛盾。”“還有進一步的風險,我們會看到油價中度甚至嚴重上漲。我愿意支持團隊的共識,并按下這些憂慮不表,但我們也有充分理由將行動推遲一個月,向人們傳遞信息,說明為什么這很重要,看看經濟狀況如何等等。”萬斯接著說。
赫格塞思的賬號稱,“副總統,我理解你的顧慮,也完全支持你向總統表達。你的考量很重要,大多數影響因素難以預測(經濟、烏克蘭、加沙等)。我覺得不管怎么做,輿論戰都會很難打,因為沒人知道胡塞是誰。”幾分鐘后萬斯的賬號回復稱,“如果你認為現在該動手,那我們就動手。我只是討厭又一次替歐洲擦屁股。”赫格塞思的賬號則表示,他完全理解萬斯“厭惡歐洲搭便車”的原因。
萬斯(資料圖)
據法新社4月7日報道,馬尼拉軍方說,菲律賓和美國空軍7日開始聯合演習,旨在加強作戰協調和提升“戰略威懾”。菲律賓和美國隨后還將于4月底舉行一輪規模大得多的空中、陸地和海上演習。菲律賓空軍司令7日在演習啟動儀式上說,“提升戰備水平和提高聯合任務效率”將是這一名為“雷霆對抗”的演習的核心目標。在7日的儀式上,美軍少將克里斯托弗·謝潑德表示:“我們聯盟的步伐正在加快。”據菲律賓空軍稱,“雷霆對抗”軍演將持續到4月18日,旨在增強“不對稱作戰能力”、作戰協調和戰略威懾。
顯而易見,美國正在為菲律賓提供軍事裝備,而其針對的目標正是中國。那么,這批美國戰機的到來,究竟會使菲律賓的軍事力量提升多少呢?一方面,菲律賓的空戰能力“至少會提升五倍”。菲律賓軍隊目前的主力戰機,是韓國制造的十二架FA - 50PH輕型戰斗機。在配備F - 16C之后,其作戰范圍會擴大二點五倍;攔截效能會提高二至五倍。因為獲得了超視距打擊能力,菲律賓空軍的生存幾率也將提升數十倍。綜合來看,菲律賓軍隊的整體空戰能力至少會提升五倍。
這場軍演之所以引發高度關注,并不僅僅因為規模空前,而是因為它暴露出美菲之間正在進行一種“更深綁定”的戰略協作。而在這背后,菲律賓軍方主動高調涉臺的行為,也讓原本集中在南海的中菲爭端,開始向呂宋島方向遷移。一邊是美軍的戰機、軍售和基地進入菲律賓,另一邊是中方海警與科考船現身巴丹群島外海、黃巖島海域接連遭遇挑釁,中菲之間的對峙空間,正在快速擴張,轉入更復雜的博弈階段。
特朗普(資料圖)
日本與美國近來在軍事整合方面的動作不斷。日媒報道稱,日本自衛隊與美國軍方在去年2月舉行的“利刃2024”聯合指揮所演習中,以“臺海沖突爆發”為背景展開電腦兵推。6日公布的該演習大綱顯示,“日美對解放軍軍艦發動導彈攻擊”。臺灣《自由時報》6日稱,這是日美聯合演習中首次針對“臺灣有事”展開推演,“演習的結果反映在未來日美的聯合作戰計劃中,后者是自衛隊和美軍在緊急情況下行動的指導方針”。
軍事演習(資料圖)
此前日本一直受到美國的限制,對于軍事裝備有很多都不能配備,如今美軍也參與進來了,自然限制就少了很多,正在不斷強化日本的遠程攻擊能力,美國還在給日本提供導彈等裝備,在不斷大幅度加強日本的進攻能力。不過我們這些年不斷的發展壯大,但是并沒有主動去招惹任何一方勢力,若是中美日三方展開友好合作,想必也會有更好的未來,但美國好像一直有遏制中國的心魔一般,屢屢出擊,我們自然不會坐以待斃,當朋友歡迎,當敵人不怕
就在美國各個軍種在太平洋集結之際,中國的4艘測量船抵達了南太平洋地區。對這個情況,有媒體指出,這么多遠洋測量船出動,中國很可能要進行彈道導彈測試。而且,中國的東風-41導彈服役10年,還沒有公開進行海上靶試,或許這一次就要測試了。幾乎同一時間,被稱為“殲-36”的中國第六代隱身戰機高調低空掠過成都鬧市,而美國的六代機只是剛發布了相關介紹文件。僅這兩項武器裝備的情況,就會讓美軍意識到他們面對解放軍毫無優勢,底氣全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