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發布的驗尸官報告,一名巖釣者穿著膠靴,在巖石間跳躍時滑入波濤洶涌的大海,不幸溺亡。
驗尸官提醒人們:在崎嶇難測的海況下進行巖釣存在危險!
事發的“鯛魚巖”海灘。Photo: Bevan Conley
2022年6月的一天,新西蘭男子Cameron Anthony Zimmerman與一位朋友在新西蘭北島小鎮Waiotara的Waiinu Beach海灘“鯛魚巖”(Snapper Rock)附近喝酒釣魚時,不慎滑倒落入洶涌的大海。
周二(4月15日)發布的驗尸官調查報告稱,Zimmerman被朋友從家中接走前喝了兩罐酒,在路上又喝了三罐。
抵達鯛魚巖時天氣惡劣、海流湍急,海水渾濁,他們開始巖釣時都沒穿救生衣。不知何時,32歲的Zimmerman開始從一塊巖石跳到另一塊巖石,過程中因膠靴滑倒,身體失去平衡導致胸部著地,滑入洶涌的白色海水中。
Zimmerman當時還能說話,讓朋友幫他,但此時海況兇猛,朋友因游泳能力不足沒有跳下去,同時鼓勵他游過來。
接著,海浪把他卷到20米外,然后又一個海浪襲來,他再也沒有浮出水面。
Photo: Google Maps
他的朋友跑上山去尋找手機信號,打電話給他的母親,母親隨后報了警。當他回來時,發現Zimmerman面朝下漂浮在海面上,正在向遠處漂去。
經過幾天的搜尋,Zimmerman的表弟于2022年6月7日在Ototoka海灘發現了他的尸體,距離他釣魚的地點約4.5公里。
對于這起悲劇,驗尸官Mark Wilton沒有提出具體建議,但提到了新西蘭沖浪救生協會(Surf Life Saving NZ)此前的建議,包括:
巖釣時始終穿著救生衣并攜帶漂浮裝置,例如救生圈;
始終在安全的地點釣魚,出發前查看天氣和海況;
如果天氣或海浪狀況危險應放棄釣魚;
建議與人結伴釣魚,并穿著輕便保暖的衣物,包括救生衣和合適有抓地力的鞋子;
最后,應該知道如何尋求幫助。
巖釣是華人愛好的休閑運動,這起悲劇也給華人朋友們提個醒,莫讓悲劇重演。
今年1月9日下午,一名亞裔男子在奧克蘭西區的Piha海灘巖釣時從巖石上掉入水中,不幸溺亡。
2023年11月15日,還是Piha海灘,一位來自中國的63歲男性在巖釣時不幸溺水身亡。
統計顯示,2018–2022年,新西蘭共發生25起巖釣相關的溺水死亡事故。其中,奧克蘭地區占48%(12起),懷卡托地區占28%(7起),南島占16%(4起),北島其他地區占8%(2起)。
死者中大多數為男性(83%),年齡主要集中在25至64歲之間。在奧克蘭的12起死亡事件中,除一人外,其余均為亞裔人士;懷卡托地區的7起死亡事件中,71%的死者為亞裔。
澳洲的統計數據類似,平均每年有13人在巖釣時死亡,其中95%為男性,平均年齡45歲,53%為亞裔,83%被證實未穿救生衣。
天維菌溫馨提醒:
請注意安全!
切勿做出危險行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