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地盤這,你就得聽我的。
——《我的地盤》周杰倫
去你的吧,黑天鵝
距離產(chǎn)生美。保持一定的邊界感,很有必要。否則,靠太近了,就容易產(chǎn)生摩擦,一言不合就動手。
最近,有一位網(wǎng)友發(fā)現(xiàn),公園里面一只黑天鵝和保安打起來了。
黑天鵝想帶小天鵝上岸,保安不讓,怕傷到游客,于是上前呵斥、勸阻,黑天鵝不聽,強行上岸攻擊保安,結(jié)果被保安一把抓住脖子,甩出去老遠:
整個過程可以用動圖來演示:
據(jù)說保安跟這幾只天鵝經(jīng)常打交道,非常喜歡這些天鵝,彼此非常熟悉。
圖:嘟小樂/小紅書
事后,黑天鵝沒有受到任何傷害,保安也沒事,游客也沒有受到傷害,皆大歡喜。
保安像是在打保齡球
這熟悉的畫面,瞬間勾起了人們童年的遭遇,死去的記憶開始攻擊。
畢竟,至少從漢代開始,就有關(guān)于大鵝咬人的記錄了:
網(wǎng)友們紛紛開啟回憶模式,至于同情誰,贊美誰,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有人贊美黑天鵝的優(yōu)雅時,有人贊美保安大叔太帥:
像是在打保齡球:
好身手,瀟灑:
有人說和甩垃圾的動作差不多:
有人擔(dān)心保安大叔這么瀟灑,會不會傷到黑天鵝的脖子:
還有人擔(dān)心黑天鵝會不會生氣:
擔(dān)心黑天鵝落枕的:
有人說不抓脖子,保安就危險了:
有人說天鵝也是鵝,是鵝都咬人:
鵝類攻擊性和戰(zhàn)斗力都很強:
比狗還厲害:
有人說應(yīng)該擔(dān)心保安才對:
鵝的舌頭上都長有牙齒:
有人說鵝就是弱化版恐龍:
咬住人不松嘴:
還有人分享了自己被鵝攻擊的慘痛經(jīng)歷:
有人看熱鬧不嫌事大,說沒看夠:
有人擔(dān)心黑天鵝寶寶:
有人想起了游戲《燕云十六聲》里面的大鵝:
小天鵝洗衣機也出來湊熱鬧,說那個刺頭不是自己:
還有知情者說,保安對鵝一直很好:
有人說保安專治各種不服:
還有人擔(dān)心黑天鵝會不會記仇:
從我自身的經(jīng)歷,和網(wǎng)友的分享來看,保安扔大鵝,也是無奈之舉,你不甩它,它就該咬游客了。
至于黑天鵝會不會受傷,了解 黑天鵝的人都笑而不語,它們可都是狠角色。
黑天鵝為什么攻擊保安?
那么黑天鵝為什么要攻擊保安呢?
我在網(wǎng)上搜了搜,這事還真不能全怪黑天鵝。
簡單來說,這屬于“地盤之爭”,在黑天鵝看來:我的地盤聽我的,誰敢進入我的地盤,誰敢動我的家人,我就干他。
具體來說,公園里的黑天鵝之所以攻擊保安,主要是因為本能反應(yīng),保護領(lǐng)地,以及保護幼崽。
領(lǐng)地保護
黑天鵝具有較強的領(lǐng)地意識,尤其在繁殖期,會劃定明確的警戒范圍。
當(dāng)保安或其他人員進入其巢穴附近時,天鵝會通過攻擊行為驅(qū)趕入侵者。
別說叨小孩:
大人也不例外:
護幼本能
天鵝是典型的“模范父母”,對幼崽的保護極其敏感。
如果人類(包括保安)接近天鵝寶寶或巢穴,它們會通過嘶叫、頸部彎曲、翅膀拍打等警告行為升級為攻擊。
英國曾有天鵝因狐貍偷襲幼崽而將其趕入湖中的案例,類似情境下人類也可能成為攻擊對象。
誤判威脅
天鵝的警戒行為可能因人類的無意動作觸發(fā)。
保安巡邏時攜帶的工具、快速移動或制服顏色,游客手中的物品,都有可能被天鵝視為威脅信號,導(dǎo)致其主動攻擊。
我并不是一個極端的動物保護主義者,但是了解完這些之后,我開始有些理解黑天鵝了。
它們之所以攻擊保安和游客,大概率是因為它們覺得那些地方是自己的地盤,自己的孩子上岸溜達 溜達,不應(yīng)該被勸阻。
簡直是模范丈夫,和顧家猛男。
黑天鵝是否“記仇”?
既然黑天鵝這么護犢子,地盤意識這么強,那么遇到黑天鵝該怎么辦呢?黑天鵝會“記仇”嗎?
天鵝通常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僅在特定情境下(如繁殖期、護幼)表現(xiàn)出攻擊性。
上面也說了,只有遇到地盤被占,家人被欺負等情況,它們才主動出擊。
有研究指出,天鵝的攻擊多集中于水邊巢穴附近,且會通過肢體語言提前警告,如發(fā)出嘶嘶聲、頸部后縮等。
好消息是,并沒有任何證據(jù)表明黑天鵝具備“記仇”能力。
黑天鵝的攻擊行為更多是即時反應(yīng),而非長期記憶或報復(fù)。
它們會根據(jù)當(dāng)下的環(huán)境判斷威脅,而非針對特定個體。
那么如何跟黑天鵝和睦相處呢?
就這個問題,在天鵝受到王室保護的英國,政府會提供專門的培訓(xùn)課程,教會警察如何處理黑天鵝事件(此黑天鵝非彼黑天鵝,雖然有時這倆是一回事)。
具體來說,如果遇到黑天鵝,按照以下方法操作,基本上可以保持雙方相安無事:
1??保持安全距離:避免靠近黑天鵝,尤其是在它們筑巢或帶領(lǐng)幼鳥時。避免直視黑天鵝(可能被視作挑釁),并在其發(fā)出警告時緩慢后退。
2??避免喂食:人類的食物可能不適合黑天鵝的消化系統(tǒng),且頻繁喂食會使它們對人類失去警惕,增加被傷害的風(fēng)險。
3??不要試圖觸摸或追逐:這可能會引發(fā)黑天鵝的防御行為,導(dǎo)致不必要的沖突。
4??觀察其行為:如果黑天鵝表現(xiàn)出張開翅膀、低頭、發(fā)出嘶嘶聲等警告信號,應(yīng)立即后退,避免進一步刺激它們。?
5??看好孩子:教導(dǎo)孩子們尊重野生動物,不要追逐或試圖與黑天鵝互動。
總之,尊重黑天鵝的生活習(xí)性,保持適當(dāng)?shù)挠^察距離,是確保人類和黑天鵝和諧共處的關(guān)鍵。
保持邊界感,既給別人一些空間,也給自己一些空間,從而距離產(chǎn)生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