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段男子在四川成都地鐵里“表白同性”的視頻在網絡傳播。媒體調查發現,視頻背后是一個拍攝團隊刻意炒作話題,蹭流量博關注。
成都警方也注意到了這個視頻拍攝團隊。經初步偵查,核心成員為視頻發布者郭某和拍攝者楊某,而“主角”郭某并非真實“喜歡男生”,視頻所述內容多為虛構和編造,之所以炮制相關話題,目的是博取流量和關注度。
4月10日,成都警方發布警情通報,視頻創作發布的核心成員郭某和楊某因涉嫌尋釁滋事罪,被成都市公安局軌道公交分局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該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當成都地鐵的燈光掠過郭某精心設計的“表白”場景時,這場荒誕劇的導演或許正躲在手機屏幕后竊喜。
從涼山懸崖村“背木頭的女人”到渾身灰塵“背水泥的女人”;從網紅“云南波波”以資助貧困老人為名拍攝視頻,表面給予老人3000元現金,實際拍攝后收回2800元,僅留200元作為“辛苦費”;到自稱“身價千萬的企業家”的反詐網紅幸衛林編造被綁架至泰國并逃脫的驚險故事,打造“反詐斗士”形象吸引流量,最后因涉嫌詐騙被警方逮捕......、最后到成都地鐵里的“同性示愛”,網絡空間正在批量生產著用眼淚與獵奇編織的工業糖精。這些由流量算法催生的數字傀儡戲,正在蛀蝕著社會信任的最后根基。
劇本式事件如同精密設計的病毒,在社交平臺裂變傳播的每個環節都暗藏商業密碼。涼山婦女背木頭的視頻里,每滴虛假的汗水都經過數據測算,成都地鐵的“彩虹之戀”中,每個驚愕乘客的表情都經過機位校準。當楊某按下拍攝鍵的瞬間,真實世界已被解構成可供剪輯的素材,人性溫度被壓縮成15秒的流量貨幣。
僅僅為了一點可憐的流量,他們竟然處心積慮將他人的情感與命運當作道具來創作,其本質就是對社會良知的工業化屠宰。
以網絡世界為主產地的虛假事件制造的次生災害遠比想象中恐怖。當大涼山真正需要幫助的婦女和兒童走進鏡頭時,公眾的同情心早已被“狼來了” 的故事透支;當華人社會以張國榮等人為代表的性少數群體歷經數十年才艱難爭取到的一點點社會理解,被郭某等人輕佻的表演消解成娛樂談資,這種傷害遠比直接歧視同性戀人群更具傷害性、腐蝕性。就像被重金屬污染的水源會讓整片土地失去生機,持續泛濫的劇本式表演正在摧毀社會互助的倫理基礎。
我經常說某些短視頻平臺具有與生俱來的的原罪。所以我一直抗拒著他們。他們催生的流量至上的扭曲價值觀已形成可怕的自我強化系統。在他們的短視頻平臺上,擺拍家暴視頻的博主日進斗金,偽造見義勇為的網紅收割百萬點贊,這些黑色數據構成了新時代的“血鉆產業鏈”。當18歲的大學生將“策劃爆款事件”列為職業理想,當MCN機構批量培訓“專業演員”扮演弱勢群體,我們不得不警惕:這種群體性道德潰敗正在重塑一代人的價值觀。我們真的要聽之任之嗎?
即使本文為了表達事實,說出這些平臺的名字,由他們豢養的整天趴在網絡上的法務人員,立馬就會給我的賬號發來名譽侵權投訴......
但歷史的審判從不缺席。從紙餡包子到水滴籌騙捐,所有操弄公眾善意的劇本終將在陽光下顯形,所有助紂為虐的平臺也會被大眾唾棄。
當成都警方通報穿透郭某精心編織的彩虹濾鏡,當涼山州政府揭穿“背柴婦女”的數碼妝容,這些時刻都在提醒我們:社會良知自有其免疫系統。那些把人性弱點當作流量密碼的投機者終將發現,他們透支的不是別人的善意,而是自己在數字時代的立身之本。
這年頭,不要投機取巧,不要自以為是!畢竟,再精妙的劇本也演不完人生這場大戲,再逼真的特效也模擬不出真誠的重量。
劇本爛尾后,一切如潮水般退去......
----- THE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