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所有人都以為中美談判終于迎來了轉機時,局勢卻突然反轉。
特朗普剛剛對中國做出讓步,還不到48小時,態度卻又發生了180度大轉彎。
這種出爾反爾的舉動,不僅讓人對未來的談判進程充滿疑問,也讓中美關系的走向更加撲朔迷離。究竟是什么原因讓特朗普急轉彎,改變立場?
高調宣布與低調讓步
2025年4月2日,華盛頓特區的白宮玫瑰園里,特朗普身著深藍色西裝,紅色領帶,面對眾多媒體鏡頭,高調宣布實施"對等關稅"政策。
這一政策被特朗普形容為"美國史上最偉大的貿易政策之一",旨在迫使包括中國在內的貿易伙伴降低對美國產品的關稅。
特朗普在講話中強調:"很長時間以來,其他國家一直在利用美國。今天,這一切都將改變。"
他信心滿滿地表示,這些措施將使美國重新掌握全球貿易的主動權,并為美國工人和企業創造更公平的競爭環境。
現場的支持者們報以熱烈掌聲,股市卻在當天下午開始震蕩下跌。
令人意外的是,僅僅6天后,4月8日,財政部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出現在財政部的新聞發布廳,向記者們宣布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美國將暫緩實施"對等關稅"政策90天。
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這是為了"給貿易伙伴更多時間調整其政策"。
與特朗普宣布政策時的高調場面形成鮮明對比,這次新聞發布會規模小得多,特朗普本人也沒有出席。
特朗普僅在自己的社交媒體平臺上簡短地表示:"我們給予貿易伙伴一次機會,希望他們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這種低調反應與他平時的風格大相徑庭,華盛頓政治圈內開始流傳,這一政策轉變可能是貝森特在幕后推動的結果。
美國的核心利益擔憂
在"對等關稅"政策宣布后的幾天里,美國市場出現了"股債匯三殺"的危險信號。
道瓊斯工業指數連續五個交易日下跌,累計跌幅超過7%。
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攀升至5.2%,創下近年新高;美元指數也出現明顯下滑。
華爾街投資銀行高盛的一份內部報告被媒體曝光,報告警告稱如果全面實施"對等關稅"政策,美國經濟可能在2025年第三季度進入技術性衰退,通脹率將再度攀升至4%以上,這將迫使美聯儲重新開始加息周期。
與此同時,美國商會、全國零售商聯合會以及包括蘋果、英特爾、高通在內的科技巨頭,紛紛向白宮施壓。
蘋果CEO庫克據報道在4月5日與特朗普進行了一次私人通話,警告稱新關稅將導致iPhone價格上漲超過15%,并可能影響蘋果在美國的擴張計劃。
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巨大壓力,促使特朗普政府不得不重新評估其關稅政策。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白宮高級官員透露:"總統接到了太多來自華爾街和硅谷的電話,所有人都在說同一件事:這個政策會毀掉經濟復蘇。"
從強硬派到務實派
隨著關稅政策的轉向,特朗普政府內部權力結構也發生了微妙變化。
原本在貿易政策上占主導地位的強硬派代表、首席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逐漸淡出公眾視野。
納瓦羅長期以來被視為對華強硬政策的主要推動者,他曾在2023年出版的《與中國決戰》一書中主張全方位經濟"脫鉤"。
取而代之的是財政部部長貝森特開始主導關稅議程。
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被白宮內部人士稱為"務實派",他曾在華爾街工作多年,對金融市場反應極為敏感。
據白宮內部消息人士透露,正是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向特朗普展示了一系列經濟預測數據,說服總統暫停實施"對等關稅"政策。
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的角色也發生了變化。
4月10日,他在一次商業早餐會上首次透露,美國正通過中間人與中國就關稅問題進行"初步接觸"。
這一表態被視為美方試圖尋找與中方妥協的信號。
有趣的是,盧特尼克的這番話在白宮官方網站上的演講稿中被刪除,顯示高層對這一信息的敏感程度。
政治分析家認為,這種人事變動反映了特朗普政府內部在對華政策上的分歧。
一位前國家安全委員會成員評論道:"這是特朗普政府一貫的行動模式:先由強硬派制定激進政策,隨后在經濟壓力下轉向更務實的立場。"
中國牌的砝碼
4月12日的政策調整更加明確地展示了美國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程度。
美國宣布豁免包括中國在內的電腦、智能手機、半導體制造設備、集成電路等機電產品的"對等關稅"。
這一決定引起了廣泛關注,因為這些產品恰好是中國對美出口的核心品類,占中國對美出口總額的41.6%。
數據顯示,中國在美國機電產品市場的份額超過三成。
美國商務部的一份非公開報告指出,如果對這些產品加征高額關稅,將導致美國消費電子產品價格上漲12%-18%,并可能導致某些關鍵電子元件短缺。
中國商務部對此評論稱,這是美方"修正單邊對等關稅錯誤做法的一小步"。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保持了克制態度,沒有采取報復性措施,也沒有直接回應特朗普的要求。
一位中國貿易政策專家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的反應顯示出在貿易爭端中的從容和準備充分。"
與2018年第一次貿易戰相比,中國這次的應對顯得更加成熟。當時中國立即宣布了針對美國農產品的報復性關稅,而這次中方選擇了觀望和克制。
4月14日,特朗普在佛羅里達的海湖莊園接受媒體采訪時,又變卦了,這可能是試圖為政策讓步找回面子吧。
他表示豁免可能只是"暫時性的措施",并強調如果中國不滿足美國的要求,關稅政策隨時可能重新調整。
然而,市場分析師普遍認為,考慮到美國經濟面臨的壓力和科技行業的游說力量,特朗普政府短期內難以重新實施全面的"對等關稅"政策。
《——【·結語·】——》
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大轉彎,展示了全球供應鏈深度融合的現實。
即使是世界最強大的經濟體,也無法輕易脫離與中國的經貿聯系。
未來美中經貿關系會走向何方?恐怕誰也無法給出確切答案,只能說在這場博弈中,雙方都需要務實面對,尋找共贏之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