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里的老王和老李都查出了高血壓,倆人都挺重視,醫生說要多運動。于是,老王每天雷打不動,在小區里快走一小時,汗流浹背,可幾個月下來,血壓計上的數字還是那么“頑固”。
隔壁的老李呢?好像沒看他怎么“折騰”,就見他偶爾在家靠墻站站,或者趴在墊子上撐一會兒,每次時間也不長??善婀值氖?,老李前幾天去復查,醫生直夸他血壓控制得好,讓他繼續保持。
老王納悶了:“難道我這天天‘傻走’,還不如老李那‘瞎比劃’管用?這高血壓的鍛煉,是不是有什么我不知道的秘密?”
您是不是也和老王有一樣的困惑?我們總被告知走路、跑步、游泳好,這些當然沒錯!但如果說,有一種超級簡單、不怎么出汗、甚至不用動地方的運動,在降血壓這件事上,效果可能比我們熟知的這些運動還要好,您信嗎?
別不信,這可不是什么江湖偏方,而是近年來科學研究的新發現!主角就是——“等長運動”!
什么是等長運動?
聽名字有點“學術”?別怕,拆開看就懂了。
“等長”,顧名思義,就是肌肉在用力收縮的時候,長度基本保持不變。
啥意思?想象一下:
- 你推一面墻,墻沒動,但你胳膊的肌肉是不是在使勁?
- 你拎著很重的購物袋站著不動,胳膊肌肉是不是也緊繃著?
這些就是等長運動!說白了,就是保持一個固定的姿勢,讓肌肉持續緊張發力一段時間。我們通常叫它“靜態運動”或者“靜力性鍛煉”。
它為什么能成為“降壓明星”?
近些年,一項發表在《英國運動醫學雜志》上,針對1.5萬余人進行的長達33年,涵蓋270項隨機對照試驗的大型研究分析發現,在各種運動方式中,等長運動在降低收縮壓和舒張壓方面,表現最為突出!
簡單來說,科學家們推測,等長運動可能通過以下方式“悄悄地”幫你降血壓:
- 讓血管更“柔順”:長期堅持,它能幫助改善血管壁的功能,讓血管不那么“僵硬”,血流通過時阻力就小了。
- 給神經“松松綁”:它有助于調節我們身體里控制心跳、血壓的“指揮系統”(自主神經),讓過度緊張的“油門”松一松,血壓自然更平穩。
- 獨特的“鍛煉”模式:這種肌肉持續緊張再放松的過程,可能對血管產生了特殊的刺激,促進了有益物質(比如一氧化氮)的產生,幫助血管舒張。
常見的等長運動有哪些?
好消息是,等長運動一點都不“高冷”,很多動作我們都能輕松做到:
- 靠墻靜蹲:背靠墻壁,身體慢慢下蹲,像坐在一張無形的椅子上,大腿與地面平行或接近平行,保持??!感覺大腿前側肌肉酸脹就對了。(初學者可以不用蹲那么低)
- 平板支撐:俯臥,用前臂和腳尖支撐身體,背部挺直,像一塊平板,收緊腹部和臀部,保持?。?/li>
- 握拳放松:坐在椅子上,雙手輕輕握拳,保持一定的力度(別太猛),持續幾十秒,然后完全放松。
- 踮腳尖保持:站立,慢慢踮起腳后跟,用前腳掌支撐,保持身體平衡,堅持一會兒再落下。
超簡單的優勢
- 方便:不需要特殊場地和器械,家里墻邊、地上就能練。
- 省時:研究表明,每周累積進行10-15分鐘的有效等長運動(比如每次保持30秒到2分鐘,重復幾次),就能看到效果。碎片時間完全可以利用起來!
- 溫和(對關節):相比跑步跳躍,它對膝蓋等關節的沖擊小得多。
?。?!重要提醒!??!
等長運動雖好,但絕對不是人人拿起就能練,尤其是高血壓朋友!
- “上車”前先問醫生:開始前,務必、一定、必須咨詢您的醫生!特別是血壓控制不穩定、或者有其他心血管問題的朋友,醫生會評估您是否適合。
- 運動中血壓會“飆升”:記住,在保持動作的過程中,血壓是會暫時升高的!所以千萬不能屏氣、憋氣、或者用力過猛!要保持自然、均勻的呼吸
- 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從低強度、短時間開始,比如每次保持15-30秒,組間休息充分。身體適應后再逐漸延長時間或增加次數。
- 感覺不適,立刻停止:如果過程中出現頭暈、胸悶、心悸等任何不舒服,馬上停下來休息。
所以,老王可能真的“鍛煉錯了”重點。走路、跑步依然是維持整體健康的好伙伴,但如果您的目標是更有效地“狙擊”高血壓,那么在醫生允許的前提下,不妨試試看簡單又高效的等長運動,比如每天抽出幾分鐘做做靠墻靜蹲或平板支撐。
記住,適合自己的,并且能安全、科學、長期堅持的運動,才是最好的“降壓藥”!快把這個新知識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并記得,行動前一定先聽聽醫生的建議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