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于央視新聞,中國國防報,IDPH。
新疆的北灣邊防線
新疆北灣地區,這里北面的額爾齊斯河與哈薩克斯坦交界處,作為邊疆肯定是要有部隊駐守的。這里被稱為我國最危險的邊防線,倒不是境外勢力的威脅或者是有什么猛獸潛伏,而是因為這邊的蚊子實在是太多了!
這里的夏季沒有風沙,卻充斥著遮天蔽日的蚊群。官方監測數據顯示,每立方米空間最多聚集1700只蚊子,密度達到普通地區的百倍以上。官兵們戲稱:“在這里,呼吸都會吸進蚊子。”
每年6~8月是蚊蟲肆虐的高峰期。這里的蚊子非常毒,被叮了嚴重點甚至會皮膚潰爛,愈合后會留下明顯的傷疤。留疤對于這些鐵骨錚錚的硬漢們來說倒是無所謂,但是蚊子可能傳播多種疾病,這威脅就大了。不得不防。
于是戰士們巡邏時必須穿戴特制防蚊服。
這些防蚊服擁有雙層紗網面料,里面還嵌驅蚊藥包,手腕腳踝用膠帶密封,面罩是全封閉式的。這么穿一點也不夸張,要是留下縫隙被蚊子入侵,那在10多秒內就能被叮出30多個腫包,這都是戰士們親身經歷的血淚史。
戰士們外出前還會在防蚊服上噴灑大量驅蚊噴霧,可惜在高溫下只能維持15分鐘藥效。新兵首次巡邏歸來,身上往往布滿數十個蚊包。經驗豐富的老兵主動承擔蚊蟲最密集的草叢區域,新人則安排在相對開闊的路線。每次巡邏隊伍每次返回營地,防蚊服外都會粘著根本數不清數量的死蚊子。
營地內的防蚊系統24小時運轉。門窗密封條每月更換一次,宿舍床鋪罩著雙層蚊帳,走廊每兩小時自動噴灑藥霧。每天清晨,戰士們要清理8臺滅蚊裝置,死蚊裝滿20多個軍用臉盆。日常活動需與蚊群“搶時間”,打籃球要在點燃牛糞的濃煙中進行;喝水需用吸管從面罩縫隙用吸管吮吸;上廁所必須手持燃燒的茅草驅蚊。
平均每人每天平均消耗三支驅蚊噴霧,全連每月用掉600卷密封膠帶。最炎熱的正午,防蚊服內溫度超過40℃,但沒有人解開過一顆紐扣。戰士們的作訓服領口總留著深褐色的藥漬,那是汗水混合驅蚊藥液形成的特殊印記。
而軍犬們的生存更是艱難,即便穿上特制防蚊背心,它們的耳朵、腳墊等裸露部位仍會成為攻擊目標。甚至有軍犬被叮咬到失控跳河躲避蚊子無休止的襲擊的案例。過去幾年中,已經有7條軍犬因持續的蚊子攻擊而死亡。
如今每只軍犬執勤前都需涂抹驅蚊藥膏,每日進行3次藥浴,但是依然無法一直阻擋瘋狂的蚊群。
入夜后,滅蚊燈的嗡鳴聲會持續到天亮。哨兵在瞭望塔上每隔半小時就要跺腳驅散腳邊的蚊群,探照燈掃過界河時,光柱里翻涌的蚊蟲如同飄動的黑紗。
在這片沒有槍炮聲的邊境線上,官兵們用腫脹的傷口、浸透汗水的防蚊服和裝滿蚊尸的臉盆,壘起一道特殊的邊防碑。
為啥蚊子這么多?
新疆北灣作為阿拉克別克河、額爾齊斯河與喀拉蘇河三水交匯之地,河網密度相當之高,充足的水源滋養出綿延百里的濕地植被,一片美好的自然場景。然而我們知道這邊的蚊子那么多,就只能滿腦子都想著蚊子的問題:究竟為啥這里蚊子這么多?
阿爾泰山脈、天山山脈與昆侖山脈環繞形成的"水塔效應",為北灣帶來雙重水源供給。冬季數米厚的積雪在春夏消融后,與年均400毫米的降水量共同注入河網,遠超當地250毫米的年蒸發量。
過量水體在平坦地勢中無處消解,逐漸滲透形成深達1.2米的淺層滯水帶。說白了就是季節性的死水很多。
這種特殊水文結構徹底改變了地表生態,持續水飽和狀態使土壤孔隙含氧量降至3%以下,蚯蚓等分解者生物難以存活,植物殘體堆積形成厚達40厘米的腐殖層。監測數據顯示,北灣沼澤區水體PH值穩定在6.8-7.2之間,水溫夏季保持在22-28℃。
巧的是,這樣的酸堿度和水溫剛好是蚊卵孵化的黃金區間。水面漂浮的腐殖質為按蚊、庫蚊提供天然產卵床,單平方米水面可附著3000余枚蚊卵。更致命的是,沼澤中豐富的乳酸菌群落散發出類似哺乳動物的體味,能吸引雌蚊集群產卵。
另外,這些死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僅2.1mg/L,很少有魚類等吃蚊卵的物種能夠存活。
北灣夏季相對濕度持續在85%以上,夜間氣溫穩定在18-25℃。這種濕熱環境使蚊蟲新陳代謝速率提升40%,生命周期從常規的20天縮短至12天,種群呈現幾何級數暴增。
當巡邏官兵在沼澤邊踩出腳印,24小時內這些臨時水洼就會變成新一代蚊蟲的孵化池。
蚊子的威脅
人被蚊子叮咬后的反應也不一樣,有些人幾乎沒有被叮咬的跡象,而有些人則表現出明顯的紅腫和瘙癢。這是對蚊子唾液的過敏反應,嚴重程度因人而異。
只是腫包那根本沒啥大不了,蚊子被稱為是地球上最危險的生物,它們傳播的疾病所造成的死亡人數超過了歷史上人類發動所有的戰爭中的死亡人數總和。時至今日,傳播瘧疾的蚊子每年依然能感染2億人甚至更多。還有數以千萬計的人被蚊子傳播的絲蟲病、黃熱病、登革熱和腦炎等一系列疾病而困擾。
一項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氣候》(PLOS Climate)雜志上的研究顯示:氣候變化正在導致蚊子的潛在地理分布范圍擴大和變化。
氣候再加上全球化的進程,導致以前未受這些昆蟲侵擾的地區現在可能已經遭到了入侵,而疾病數量已經減少的地區可能會再次出現。
不過我國對蚊蟲的控制其實是很好的,基本上國內的蚊子的叮咬并不會導致我們染病,大部分我國老百姓的蚊蟲叮咬染病案例都是因為他們出國旅游導致的。雖然我們不需要太擔心,但確實不能忘記蚊子對人類的威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