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5000億美元,黃仁勛率先向特朗普獻上投名狀,英偉達已經悄然在美國建廠。
昨天,一則美國專業媒體的報道,揭開了英偉達已經轉向美國本土的序幕。
之前英偉達的大部分芯片都是在中國臺灣生產的,包括時下主力Blackwell芯片,和前段時間被騰訊等中國公司搶購160億美元的閹割版H20芯片,都是從位于臺灣新竹等地區的臺積電工廠發貨,分銷到世界各地。
但現在,英偉達CEO黃仁勛計劃在四年內徹底改變這種供應鏈模式,聯合臺積電、富士康、緯創資通、安靠科技和硅精工業等黃仁勛的“臺灣老伙計”們,一起在美國砸錢5000億美元,建設超過100萬平方英尺的生產空間。
實際上,在這個消息被媒體披露之前,英偉達已經在美國開干了。
今年,臺積電位于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工廠,已經開始交付Blackwell芯片。
作為本土配套,英偉達推動它的兩個老伙計——安靠科技 (Amkor) 和硅品科技 (SPIL) ,同時在亞利桑那州開展封裝和測試業務。
事實上安靠的封裝工廠早在2023年12月就開始建造,累計已經投入20億美元。
媒體還披露,英偉達通過富士康在休斯頓,通過臺灣緯創資通在達拉斯,分別建立了兩個超級計算機工廠,在美國制造AI超級計算機,目前兩個工廠在全力擴產中。
事實上,之前英偉達的AI超級計算機也是在中國臺灣制造的。
在本次AI浪潮中,如果說GPU是心臟,那AI超級計算機就是AI數據中心的發動機,包括微軟、亞馬遜、騰訊、阿里,全世界的科技公司都在用英偉達的GPU和超級計算機來處理全方位的AI需求。
因為AI 芯片和超級計算機的供應鏈非常復雜,需要最先進的制造、封裝、組裝和測試技術,來組建超級AI工廠,全世界只有中國臺灣具備這樣的條件。
但現在英偉達拉著他的臺灣伙伴,正在試圖全力突破這種格局。
根據媒體披露,英偉達的計劃是未來在美國建成數十座這種“千兆瓦 AI 工廠”,生產AI 芯片和超級計算機,并且創造數十萬個就業崗位,并帶來數萬億美元的規模效益。
美國對英偉達芯片的新一輪出口管制計劃已經醞釀了幾個月,最快4月11日實施。
前幾天,為了避免被進一步制裁,黃仁勛花費100萬美元的入場券,帶著這樣的“大規模投資美國”的計劃,去海湖莊園參加特朗普的晚宴,終于讓特朗普政府改變了限制英偉達H20芯片出口中國的計劃。
現在,是黃仁勛兌現承諾的時候了,但是如何高質量的兌現是個問題,除非,黃仁勛能把臺灣工廠里的工人、工程師和管理團隊,連同專利技術,集體打包裝運到美國。
并且最關鍵的是,只能給這些打包的員工,按照美國本地三分之一水平來發放薪資,才能控制好成本。
4年時間,黃仁勛能完成任務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