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附睪炎在咱男性生殖系統疾病里挺常見的。不少人得了這病后,心里都犯嘀咕:這病會不會傳染給伴侶啊?畢竟這事兒不光關系到自己的心理壓力,還影響著兩個人的日常相處和親密關系。今天咱就掰開揉碎了聊聊,把這個疑惑徹底弄明白。
一、先認識一下附睪炎
它到底是啥毛病?
附睪炎,說白了就是附睪發炎了。附睪是咱男性生殖系統里的關鍵部件,負責讓精子成熟、儲存精子,就像精子的 “訓練營” 和 “倉庫”。要是這兒發炎了,就跟精密儀器進了沙子似的,肯定出問題,比如影響精子質量、導致疼痛不適等等。
急性和慢性有啥區別?
急性附睪炎:大多是 “被連累” 的,比如附近的器官(像前列腺、尿道)急性感染,病菌順著管道跑過來搗亂,來勢洶洶,癥狀明顯,突然就覺得附睪部位腫痛、發燒、排尿不舒服。
慢性附睪炎:很多是急性沒治好落下的 “后遺癥”,也就是急性期治療不徹底,炎癥慢慢拖成了慢性。癥狀沒那么劇烈,但更頑固,時不時就隱隱作痛、墜脹,還可能摸到硬結。
二、關鍵問題:它到底會不會傳染?
這事兒不能一概而論,主要看病因,分兩種情況:
會傳染的情況:這些病因要警惕!
如果附睪炎是由 性傳播病原體 引起的,那就有傳染性,親密接觸時可能傳給伴侶。常見的有:
淋病奈瑟菌感染:淋病大家都知道,是經典的性傳播疾病,這病菌一旦感染附睪,就會在里面 “安營扎寨”。要是患病期間不戴套同房,病菌就會順著性生活傳播,讓伴侶也被感染,尤其是女性可能出現尿道炎、宮頸炎等問題。
衣原體或解脲支原體感染:這倆 “家伙” 在性傳播領域也很活躍,平時感染附睪后,癥狀可能不明顯,但親密接觸時,它們會跟著精液、分泌物跑到伴侶體內,引發對方的泌尿生殖系統炎癥。
不會傳染的情況:這些病因別擔心!
如果附睪炎是由 非性傳播因素 引起的,比如:
自身免疫性疾病:身體的免疫系統 “犯迷糊”,誤把附睪當成敵人攻擊,這種 “自己人打自己人” 的炎癥,不會傳染給別人。
尿液反流:比如長期久坐、前列腺增生導致尿液逆流到附睪,刺激引發炎癥,這種情況也不具備傳染性。
不過要注意:雖然不傳染,但危害不小! 病菌可能通過淋巴管道蔓延,牽連前列腺、膀胱、精囊等 “鄰居”,引發連鎖炎癥,比如前列腺炎、精囊炎,導致尿頻、尿痛、血精等問題,所以一樣得重視治療。
三、得了慢性附睪炎,該怎么處理?
治療得有耐心,千萬別半途而廢!
對癥用藥:如果是細菌性或性傳播病原體感染,醫生會開抗生素(比如左氧氟沙星)、抗炎藥(比如布洛芬);如果是慢性反復發作,也可以搭配中藥(比如利尿消炎丸)調理,清熱解毒、活血散結。
物理治療:每天用溫水熱敷附睪部位,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和硬結;避免久坐、穿寬松內褲,減少局部壓迫。
足療程治療:不管是抗生素還是中藥,都得按醫生說的吃夠療程,別癥狀一減輕就停藥,不然容易復發,前功盡棄。
預防傳染和復發,記住這幾點!
注意個人衛生:每天清洗私處,避免病菌滋生;性生活前后雙方都要清潔,降低感染風險。
固定性伴侶 + 安全措施:避免高危性行為,和固定伴侶同房時戴套,尤其是對方有婦科炎癥時,互相保護很重要。
及時治療原發疾病:如果有前列腺炎、尿道炎、淋病等,一定要徹底治好,別讓炎癥 “擴散” 到附睪。
總之,慢性附睪炎 是否傳染,關鍵看病因:性傳播病原體引起的會傳染,得戴套、及時治療伴侶;非性傳播因素引起的不傳染,但也得積極處理,避免連累其他器官。得了這病別慌,但也別大意,及時去醫院檢查清楚病因,該治就治,該防就防。平時多注意生活習慣,別久坐、少熬夜、清淡飲食,守護好自己的生殖健康,才是對自己和伴侶負責的態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