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鳳凰衛視報道,基輔國際社會學研究所3月中旬進行的民調結果顯示,約69%的烏克蘭人支持澤連斯基繼續擔任烏克蘭總統。研究所負責人格魯舍茨基介紹,這些數據主要來自隨機電話調研。他表示,目前,69%的烏克蘭人信任澤連斯基,實際上他的信任度相較于12月的52%上升了。 事實上,過去幾個月美國政府的攻擊甚至增加了他的支持率。因此烏克蘭人反對選舉,他們支持澤連斯基。他們支持他擔任總統,考慮到我們目前面臨的挑戰,人們開始大聲疾呼國旗效應。
俄烏沖突前線(資料圖)
自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澤連斯基通過集中權力、強化戰時動員機制,塑造了“民族存亡守護者”的形象。盡管烏軍總指揮扎盧日內因早期戰功被部分輿論視為潛在挑戰者,但他在2024年被撤換后,澤連斯基進一步鞏固了對軍隊的控制權。值得注意的是,澤連斯基近期支持率的飆升(從52%到69%)與特朗普施壓烏克蘭啟動選舉的行動高度重合。烏克蘭民眾普遍將外部干預視為對主權的侵犯,反而更堅定地支持現任政府——這種現象被基輔學者稱為“逆反性民族主義”。
從戰場表現來看,盡管烏軍面臨彈藥短缺、西方援助縮水等困境,但澤連斯基通過頻繁外交活動(如爭取歐洲軍援、參與國際峰會)維持了“抗俄領袖”形象。尤其在俄軍進攻蘇梅地區、烏軍開辟別爾哥羅德新戰線后,澤連斯基將戰局描述為“戰略僵持”,強調“任何妥協都是對犧牲者的背叛”。這種敘事成功將支持率轉化為對領導人的信任——用議員熱列茲尼亞克的話說:“當炮彈落在頭頂時,沒人關心選票上的名字。”
澤連斯基支持率上升的數字不僅讓美俄兩國精心策劃的“換人計劃”淪為笑話,更暴露了烏克蘭民眾在戰火中愈發堅定的選擇:他們寧愿要一個“抗俄硬漢”,也不要美俄操控的“提線木偶”。特朗普團隊自2025年1月上任起,就把“換掉澤連斯基”列為俄烏停火的頭號任務。3月初,特朗普長子、女婿與美國特使維特科夫秘密飛往基輔,與前總統波羅申科、前總理季莫申科等反對派密談。美方開出的條件很直白:只要推翻澤連斯基,美國就推動停火并恢復援助。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雖想把澤連斯基換掉,但奈何無法動搖這個政府。之前特朗普試圖干擾澤連斯基的統治,比如說他支持率低就逃避大選,呼吁烏克蘭趕緊舉行大選,結果卻以失敗告終。這其實挺簡單的,烏克蘭正處于這種特殊時期,啟動戰時機制、推遲大選也不算什么奇怪的事,別說特朗普,就連聯合國也沒資格指責。可笑的是,根據基輔國際社會學研究所執行董事的說法,特朗普的這些做法反而幫澤連斯基穩固了權力,許多烏克蘭人越發反對特朗普的選舉要求,因此支持澤連斯基的人數大幅上漲。
有報道指出,在美國之外,俄羅斯也在推動烏克蘭盡早舉行大選。在俄烏沖突爆發三周年當天,俄羅斯就開出了停戰條件,其中一項包括:烏克蘭有一個主張“去納粹”的新政權。當地時間2月2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談起,根據俄方掌握的數據,澤連斯基的支持率只有烏克蘭武裝部隊前總司令、現任烏克蘭駐英國大使扎盧日內的一半。他當時還稱,澤連斯基正成為“烏克蘭武裝部隊乃至整個社會的有毒人物”。
俄羅斯總統普京(資料圖)
此前,普京曾提議由聯合國暫時托管烏克蘭,等新政府上臺后再談判停火。然而,這一提議被聯合國否決,因為烏克蘭現政府是國際社會承認的合法政權。普京的真正難題在于兩點:一是澤連斯基拒絕在領土問題上讓步,即使停火,烏克蘭也不會承認俄羅斯對烏東四州的“主權”。二是烏克蘭要求西方駐軍,澤連斯基堅持停戰后必須有國際部隊進駐烏克蘭,而這是俄羅斯絕對不能接受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